比亚迪海豚纯电动2021款参数
349条内容
这款车的基本特征是:起售价为17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万元左右;K-Car级别,车长只有3395mm,宽1475mm,高1655mm,轴距2495mm(在日本享受各种政策优惠,比如免税、停车方便);最大功率47kW(约合64马力)、峰值扭矩195N·m;百公里加速15秒,最高车速130km/h,纯电续航180km(WLTC);支持快充,30%~80%充电30min;内饰古董级,典型经济适用车设计。
相比SKAURA,海豚肯定在产品能力维度全面领先的。至于售价,其实日本本土的HEV车型价格也不低,但销量也很好,所以我认为这并不是阻碍海豚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比亚迪也是在积极适应日本用户。比亚迪海豚广告找日本国民女神长泽雅美代言;又在东京、大阪、横滨、名古屋、福冈等城市开设门店,预计到今年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100家。这些布局下,影响力肯定会再提升。
√ 日本HEV很火,比亚迪能不能复刻中国市场的“杀伤力”
日本市场理解的新能源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HEV强混系统,另一个是EV纯电车。日本市场更愿意消费HEV混动产品,本田、丰田、日产的混合动力车型(不插电)销量超过了50%。可在中国,日本HEV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丰田截至今年9月,才在华HEV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可比亚迪一年就突破400万辆了(PHEV+EV为主)。
不过在日本,比亚迪受制于用户思维、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EV想要破局是有难度的。但也不是没破局办法,我有注意到,比亚迪与10个地方政府签订“灾害时用EV供电”合作协议,承诺利用销售店的纯电动汽车为避难所、医院等提供应急供电。ATTO 3可为一户家庭提供约4天的用电支持。
第41届泰国国际汽车博览会于2024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举行,本次车展期间,共完成汽车预订54,634辆,较去年增加331辆,微增0.6%。其中纯电动汽车预订量22,564辆,占比41.3%,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预订量32,070辆,占比58.7%。
预订量最多的是丰田,其次是比亚迪,获得7,615辆的预订量,其中比亚迪海狮7车型预订量3,853辆,占预订总量的50.6%。
11月,泰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5,436辆,环比增长9.7%,占总注册量的15.7%。比亚迪海豚销量位居榜首。1-11月,纯电动汽车累计注册量达64,763辆,占汽车注册总量的13.6%。
海豚呢,一直都是比亚迪在纯电汽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基本上每个月的销量也都破万,产品实力是有目共睹的。而从此次申报图来看,新车的设计和现款比起来差别并不大,不过前脸通过立体化的设计和全新的大灯组处理,倒也能看出来区别。另外,在车身尺寸上新车可能会有变化。毕竟,我觉得这只是普通的年度例行改款,现款海豚的各方面本来已经受到了市场认可,没有必要进行脱胎换骨的变化。
新款秦PLUS
秦PLUS的插混版和纯电版都将会出新款。先来说DM-i车型,新车的设计呢,我觉得无限和秦L趋同了。当然了,这样的设计让新车看起来要精致了一些。此外,在车身的长宽高上面新车也进行了一些改变。另外,动力上也将会应用比亚迪的第五代DM技术。另外,EV版本呢,设计上也进行了改变,看起来精致了一些。此外,新车可能也会在配置上面进行调整。
方程豹钛3
方程豹挺有意思,原来大家都知道,方程豹会推出方程豹豹3,现在不叫豹3了,据说方程豹会推出钛系列车型,而这款车就是方程豹钛3。设计风格上面是偏向于家用SUV的那种感觉,细节上面也没有原来方程豹的其他车型硬朗了。不过,整体来看,营造出来的视觉体验我觉得是可以拿出手的。内饰上面没有信息曝光,但是在动力上面,这款车会是纯电驱动,不知道会不会有插混版版。
3、海洋网的出现,也让比亚迪可以大胆实现对新品类车型的探索。比如海豚就首次进军小型纯电轿车领域,并21次拿到细分市场销冠,累计销量已经达到73万;海鸥则是纯电市场新主流代步车,开创了A00级市场的新局面,目前累计卖出60万;海豹06GT则是以“年轻人的第一台GT”身份,让消费者有了不同风格的选择。海洋网产品的多样性,是比亚迪销量攀升的另一面因素。
4、海洋网的多款车型全面覆盖的7-30万区间,可以满足主流消费群体的需求,无论是小型车、四门轿车还是SUV,DM-i或纯电,大家都可以在比亚迪海洋的展厅找到合适的选择。从第一年6万、第二年70万、去年138万、今年前三季度126万,刚过去的10月也第一次单月销量破20万台,海洋网三年时间积累了350万销量,不仅展示出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领头羊地位,也证明比亚迪对年轻群体同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蔚来宣布,今年的NIO Day将于12月21日在广州举行,届时将发布第三品牌FIREFLY萤火虫。该品牌车型将继续采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纯电技术,采用两厢设计,尺寸与比亚迪海豚接近,未配备激光雷达硬件。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表示,萤火虫将支持高阶智驾,大概率会采用纯视觉方案。
谍照
蔚来注册了多款图形商标
蔚来公司员工在个人社交平台透露,萤火虫品牌目标中低端小微型车市场(预计售价10万-20万),车内延续了蔚来NT3.0的横屏设计,预计将配备悬浮式仪表+大尺寸中控屏+双幅式方向盘,预估纯电续航400km左右,并专门设计小型换电站(不支持蔚来换电站)。
纯电代步小车,颜值高、停车方便、售价低,应该很好卖吧?但事实并非如此,纯电“精致小车”市场正在快速萎缩,它们已经很难再回到两年前的巅峰状态。
2024年7月份,比亚迪海豚月销量为12399辆,今年1-7月份海豚销量为79970辆,而2023年这款车累计销量达到367419辆。不仅仅是比亚迪,五菱、极氪X、Smart等也都扛不住。那么,这种看上去很不错的小车,为什么现在卖不动了呢?
精致小车 看上去很美?
精致小车,是全球汽车市场上的一种个性化产品。国际上注著名的宝马MINI、奔驰Smart都是这种车型,在国内市场上,长安、吉利、奇瑞最先都是靠这种车型起家。
这种小车的特征十分明显。首先,它们的车身尺寸普遍都比较小,例如海豚的车长仅为4125mm,车身小意味着轻便好用。在中国市场上,这种车型还因为“停车方便”这个特点吸引了不少的女司机。
其次,由于车身较小、乘员人数少,它往往只需要搭载小排量发动机就能满足需求,这就带来了比较低的用车成本,这也是它吸引用户的重要原因。
同时,这种车型的售价也普遍较低,例如国内最著名的五菱宏光MINI EV入门车型售价低于3万人民币,这使得它们拥有了较高的性价比,适合那些购车预算有限的用户。
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这种车型又新增了更多的卖点。首先是颜值一流,在千篇一律的新能源主流车型中独树一帜,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色彩,其次则是远低于同级别燃油车的用车成本。
除此之外,电动车的特征决定了它不用启动就可以开着空调在车内睡觉,娱乐功能也更强大,这些都带来了更优质的用车体验。
从理论上来说,逛超市、找闺蜜、接孩子等等都是纯电小车的用车场景,因此不断有厂商进入这一市场。在三年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刚起步时,这种车型甚至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连比亚迪都扛不住?
中国燃油车市场上,小型车的市场规模总体上是不断萎缩的。到目前为止,只有大众POLO、本田飞度等少数几款小车还处在活跃状态。有意思的是,纯电小车的走势,现在也越来越有当年燃油小车的特征。
以比亚迪海豚为例,这款车售价为9.98-12.98万元,从上市后销量就一路狂奔,当年巅峰时期月销量销将近3万辆。但到了2024年,这款车突然从巅峰滑落,1-7月的月销量下滑到了万辆俱乐部。
走出同样走势的还有五菱宏光MINI EV,这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早期发展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小车,曾经是现象级产品,但2024年以来月销量也在一万辆左右徘徊,看上去已经在消费者中间失宠。
此外,极氪X和Smart精灵3号两款吉利系的小车销量也不甚理想,月均销量在1000辆以下。纯电小车的风光时代已经过去,而且很难再恢复。这样的发展趋势,与当年奇瑞QQ、江淮悦悦、长安奔奔、比亚迪F0、吉利熊猫等车型先热销再衰败然后销声匿迹是一样的。
纯电小车为何失宠?
过去两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持续扩张,绝大多数细分市场的销量都在快速提升,就连中大型MPV、硬派越野车这种燃油车时代的冷门车型,都开始变得火爆起来。相比之下,纯电小车市场却出现了明显的倒退。
实际上,纯电小车只是看上去比较美好,它本身有着各种缺点。在其它级别的新能源车型崛起之后,这种小车的吸引力就开始持续下滑了。
首先,纯电小车的确好用,但它的用途过于单一,几乎只能起到日常代步的作用,跑不了长途,拉不了多少家庭用品,也无法坐更多的人。但“代步”功能只是其它级别车型的基本功能。
中国大多数家庭一般都只有一款车,它们更倾向于多用途车型,而不是花几万块钱去买一款功能单一的“代步专用车”。代步这个功能,两轮电动车甚至是老年代步车都能取代,纯电小车并不存在不可替代性。
其次,大多数的纯电小车乘坐体验都比较一般,它们空间小、配置低、安全性能差、智能化水平一般,长时间乘坐会有憋屈的感觉,遇到狂风暴雨或者大雪天气,这种小车甚至都不适合上路。纯电小车在配置上的短板,直接劝退了大量的潜在用户。
更重要的是,纯电小车的所谓便宜,只是相对来言。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亚迪海豚起售价为9.98万元,这个价格可以买到新上市的比亚迪秦L。秦L在动力、颜值、空间等方面全面超越海豚,消费者只要稍作比较就会知道该选哪一款车。
花几万块钱,买一辆只能代步的“大玩具”,这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纯电小车看上去便宜,但实际上性价比并不高。它更适合当作中高收入家庭的第二款、第三款车,当这一批用户“收割”完之后,纯电小车自然就归于平淡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纯电小车不会从市场上消失,因为它始终是一种刚需车型;但它的销量规模也不会再快速增长,甚至有可能停滞或者倒退,这些都是汽车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出现的。那么,现阶段你会选择这种车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