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动圈
且值得一提的是,J.D.Power指出了中国汽车近年来因为开发周期逐渐缩短,导致了可靠性水平下降,且排在第一位是信息娱乐系统、第二位是车身外观、第三位为座椅。具体来看,,2024年行业整体问题抱怨数为190个PP100,较2023年上升9.3个PP100(每100台车辆的问题点数)。九大问题类别中,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和座椅的问题抱怨上升较多,分别上升5.3个PP100 、2.5个PP100、1.9个PP100(每100台车辆的问题点数)。
可以看到的是,自主品牌在车辆可靠性上追赶进度仍然较慢,且对于车身质量问题关注度仍然偏低,后续除了智能化深度发力外,还需要关注消费者对于车辆可靠性的质疑。
且值得一提的是,J.D.Power指出了中国汽车近年来因为开发周期逐渐缩短,导致了可靠性水平下降,且排在第一位是信息娱乐系统、第二位是车身外观、第三位为座椅。具体来看,,2024年行业整体问题抱怨数为190个PP100,较2023年上升9.3个PP100(每100台车辆的问题点数)。九大问题类别中,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辅助和座椅的问题抱怨上升较多,分别上升5.3个PP100 、2.5个PP100、1.9个PP100(每100台车辆的问题点数)。
出租车想必大家都坐过,尤其是现在网约车多,司机师傅为了多跑几单,车速通常都很快。所以最好不用跟着出租车。另外出租车并没有固定停车点,路边有人招手打车,出租车可能立刻就要停车,如果此时跟在后面就会来不及反应,容易发生追尾等事故。
当然,如果城市开车,跟在出租车后面也是必不可免的。但是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防止出租车速度过快或者紧急停车,避免意外的发生。
还有的就是在高速上,有些新车司机不敢开太快,会跟在大货车后面或者并行,其实这都是错误的。由于大货车速度相对较慢,一般是行驶在最右侧车道,私家车加速超车才是最佳选择。
令王女士没想到的是,等她到了郑州火车站,司机师傅竟指着车上的一个LED显示屏说,价格为87.5元。王女士仔细一看,这个“计价器”竟然是收音机的界面,而87.5正是收音机的播放频道。面对质疑,司机还坚称是更换了新的计价器,并反复强调“我(还)能骗你吗?”“这要不是表(计价器)我把车给你。”
最近这几年现代品牌的车型销量不行,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原因究竟是什么?恐怕没人能够说清楚。今天我们来看定位紧凑型轿车的现代悦动,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从8.49万元-11.59万元,共有四款在售车型。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悦动的在售车型均为2020款,自从2020年7月,现款悦动上市之后,该车型没有透露出任何更新换代的信息。
如今2023年也已经过去大半,悦动还没有透露出有新款车型即将上市的信息,这是不是意味着现代已经放弃悦动这款车型了呢?以现在悦动的销量成绩来看,它是同级别在售车型中销量垫底的车型之一,在2023年8月,这款车仅售出4辆,与同级别销量优秀的大众朗逸、日产轩逸等车型相比,悦动的销量成绩真的连这些竞争对手销量的“零头”都比不上。
从车身侧面看,悦动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一些力量感和运动气息。相比竞争对手,这款车采用了贯穿式腰线,可惜它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没什么太明显的潮流设计元素。而且在车尾位置,悦动使用了较为传统的设计风格,看起来有些要素过多。这款车的车尾设计了“小鸭尾”,并且使用了分体式尾灯,虽然车尾的造型较为饱满,但是它在后包围处用较多线条勾勒出比较复杂的图案,不符合主流的审美趋势。
在紧凑型轿车市场,轴距超过2700mm的车型可不少,而悦动采用4510*1765*1470mm的车身,轴距为2650mm,这样的车身数据有什么好说的?显然不宽裕。而且打开后排车门就可以看到,这款车的后排地台有隆起,虽然隆起不是很大,但也会影响消费者的驾乘舒适性。当然,因为坐垫的长度和座椅的倾斜角都不错,所以悦动给消费者的驾乘舒适性也有一些保障。
说实在话,悦动的外观设计其实也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一些简约大气的感觉,并不是非常落伍。从前脸去看,悦动倾斜的引擎盖上有隆起的线条装饰,展现出一些力量感。与此同时,它采用分体式头灯组,头灯组的边框也比较凌厉,虽然没什么潮流气息,但也能让人感到一些视觉冲击力。悦动采用了尺寸较大的中网格栅,内部融合了车标LOGO以及牌照位置。除此之外,悦动在前包围设计了贯穿式下格栅,内部还使用了镀铬元素装饰,勾勒出比较精致的感觉。当然,相比现在潮流的车型,悦动这样的设计似乎太过复杂了。
功夫汽车获悉,优湃能源将围绕“电池、电池银行、充换电服务、储能及电池回收再利用”,致力于打造能源发展新引擎。未来将为用户提供,专业便捷的“电+电池”综合智慧能源服务。
优湃能源通过参股矿业及前驱体企业,掌控上游材料资源,保障电池供应链安全,稳定价格,形成新能源产业成本和技术上的竞争优势;通过参股投资因湃电池,打通电池全生命周期,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
目前,因湃电池工厂已完成一期电芯车间和办公楼封顶,预计2023年底成投产;通过控股投资充换电站,面向车主建立“快广近”的补能服务网络,提供快充及超快充服务。上半年已建成充电站52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