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款朗逸车身尺寸
187条内容
上汽大众Pro家族继续扩大,继途观L Pro、帕萨特Pro之后,现在朗逸Pro也在工信部进行了申报。这次朗逸Pro和其他大众车型一样,属于大中期改款,还算不上换代。比如在车身尺寸上,朗逸Pro就是把车长增加到4.72米,差不多有50mm的加长,但轴距还是2688mm,空间变化估计不大。
在外观设计上,朗逸Pro基本上就是小帕萨特Pro的设定,整个大灯组改得更锐利、纤细了一些,中间是类似于ID系列的贯穿灯带,看上去更具新能源风格。下部进气口采用了类似途观L Pro的三横条设计,比现款的星辉格栅更好看,而且两侧还有箭头符号样式的侧进气口。同样,朗逸Pro还提供了另一种下进气口的设计,采用棱面蜂窝网状造型,两侧用黑色亮黑饰条勾勒,看上去更运动一些。
让人意外的是,朗逸Pro竟然重做了白车身,整个侧面设计完全重做。比如原有的双腰线设计被取消,只保留了车窗下沿的冲压棱线和后段腰线,变为更加简洁的设计;车门拉手也变为隐藏式;底部侧裙也取消了上扬线条设计,改为更平整宽阔的设计。
并且因为车身加长的缘故,整个侧面看上去更流畅,而且小三角窗也重新设计,还提供亮黑饰条的选配,运动风格更浓郁。
尾灯使用了大众家族式的贯穿设计,在灯组中间增加了LAVIDA的字母标,底部也采用车身同色设计,只是整个车尾看上去比较厚实。
车身侧面,大众朗逸Pro采用了与车身齐平的门把手设计,进一步增强了整车的流畅感。而后部的LED尾灯和灯条则与其他大众车型保持了一致性,展现了大众品牌的设计传承。此外,大众朗逸Pro还提供了15英寸和16英寸车轮选项,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
大众朗逸Pro车身尺寸长4,720毫米、宽1,806毫米、高1,482毫米,轴距为2,688毫米。这样的尺寸使得大众朗逸Pro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具有不错的竞争力,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相对宽敞的乘坐空间,并且通过可以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的设计,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乘坐体验。尽管其内饰设计却仍然保持着神秘感。不过,从大众最近推出的其他车型来看,可以推测大众朗逸Pro的内饰将与其他大众车型共享大部分内饰布局和功能。
经典版大气沉稳,采用横贯式镀铬箭阵下格栅+沉稳车身线条设计,延续了德系家轿的可靠形象,贴合家庭用户审美。
星空版设计手法更加时尚,星钻式能量黑曜下格栅+贯穿式LED灯带,搭配发光Logo,科技感与运动感直逼新能源车型。
车身长度增至4720mm(较现款增加42mm),轴距保持2688mm,配合低风阻车顶与立体腰线设计,既保障了车内空间实用性,又以媲美B级车的优雅姿态,打破A级家轿的尺寸局限。
从车身尺寸来看,两款车比较接近,领克03冠军版长宽高为4684×1843×1460毫米,大众朗逸则为4678×1806×1474毫米,轴距方面略有差距,领克03冠军版的轴距是2730毫米;朗逸的轴距是2688毫米,比领克03短了42毫米。
实际乘坐体验中,领克03的前排头部空间超过1拳(身高175厘米体验者),朗逸因车身高度多出14毫米,头部余量也是稳超1拳。后排腿部空间方面,领克03得益于更长的轴距,膝部距离前排座椅靠背约2拳半,朗逸则为2拳左右。两台车的后排中央地台均有凸起,领克03凸起高度约12厘米,朗逸为15厘米,中间乘客长途乘坐舒适性一般。
储物能力上,领克03后备厢标准容积为405升,支持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朗逸后备厢容积为510升,比领克03的大不少,两台车都可以放下28/24/20英寸行李箱,相对来说朗逸的后备厢开口稍大一些,纵深也略微大一些,婴儿车等大件物品装载更便利。细节设计上,领克03配备电动尾门(Pro版标配),朗逸则是手动开启。
车内座椅材质方面,领克03 1.5TD Pro版主驾支持6向电动调节与加热和通风功能,采用皮质和翻毛皮材质包覆,座垫和靠背填充柔软,侧翼包裹性出色,长途驾驶不易疲劳。朗逸的座椅是仿皮包覆,主驾支持8向电动调节,主要是多了腰部支撑,舒适性不差,不过副驾还是手动调节,功能也只有加热。夏天乘坐舒适性不及领克03。
空间总结:朗逸的后备厢容积更大,装载能力更强;领克03的轴距更长,乘坐空间略大,配有运动化座椅,能兼顾日常使用与驾驶激情。
领克03冠军版搭载1.5TD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33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WLTC工况综合油耗6.2.35升/百公里,只要加92号汽油就可以了,底盘悬架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架。
领克03家族包含了03、03+、03++、03TCR赛车、03 Concept Car等多款车型,其中领克03TCR赛车在国际顶级赛事中斩获六年七冠的佳绩,赛事运动也将一些造车的经验反哺到民用车型上,所以这台领克03 冠军版在实际驾驶中,展现不错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发动机在1500转左右就开始迸发出较大的扭矩,配合双离合变速箱,起步比较轻快,中段深踩油门加速力道充沛,提供有运动、经济、标准、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在运动模式下变速箱降挡积极,提速很快,甚至还会有一定的推背感,转向手感也会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低速轻盈,高速变的沉稳,但转向精度很高,虚位较小,底盘很整,调校的稍微偏硬,但是很有韧性,支撑性很足,过弯侧倾小,过减速带比较干脆,跑高速很爽。
大众朗逸搭载1.5T EA211 EVO发动机,最大功率118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功率和扭矩对比领克03都要略低一些,传动系统匹配的是7速干式双离合,缺点是城市拥堵频繁换挡会发热和有一些顿挫。优点是换挡速度快,另外比较省油,它的WLTC油耗是5.4升/百公里。底盘悬架采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
这套动力的整体输出以平顺性见长,低速跟车时变速箱换挡顿挫感较之前的版本有所改善,但长时间堵车时还是能感觉到一点变速箱的换挡动作,悬架结构简单,不过德系车型的调校依旧可圈可点,整体悬架滤震性优秀,只是在单边轧到减速带或者井盖时还是能感受到跟四轮独立悬架的区别,后排的动静稍大,另外偏家用的定位,车辆的方向有一定的虚位,操控乐趣有限,但依然很好开。
驾控总结:两款车都适合家用,但领克03冠军版更适合那些喜欢开车,和喜欢有一些驾驶质感的用户,朗逸则凭借低油耗,契合以代步为主的家庭需求。
领克03基于CMA模块化架构打造,沿袭了沃尔沃的安全基因,车身采用73.2%高强度钢,抗扭刚度达28000N·m/deg。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AEB主动刹车(带行人识别)、ELKA紧急车道保持等主被动安全配置。三免礼遇中的“终身质保”政策(首任车主)进一步降低后期维保成本。
大众朗逸基于MQB平台打造,也配有6安全气囊和主动刹车灯功能,但并线辅助、开门预警、后方碰撞预警等功能都没有提供,只配了前后雷达+倒车影像,没有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功能。
安全总结:领克03在主动安全配置与车身刚性上更具优势,朗逸则凭借大众品牌的口碑积累,满足基础安全需求。
在安全性能方面,朗逸新锐全车采用高刚性安全车身设计,高强度及以上钢材(含热成型钢)的使用比例高达92%,车顶更是采用了激光焊接技术,强度牢靠。同时,UIR自适应焊接技术的大幅应用,也提高了焊点的质量和稳定性。车门则采用一体冲压结构,内置钢制防撞加强梁与斜撑,构成牢固的三角区域,为驾乘者提供全方位的保护。此外,朗逸新锐还经历了多重耐久试验和极端环境下的高能极限测试,确保其品质底气十足。
在车身尺寸方面,2025款大众朗逸长宽高分别为4561*1740*1470mm,轴距为2651mm,在紧凑型轿车当中,这样的车身尺寸表现倒是也说的过去。而在车内的乘坐空间上,2025款大众朗逸表现较为一般,像我身高1.72米,在其后排还有着1拳半拳左右的腿部空间,头部空间仅有1拳左右,且后排中央的地台隆起高度上,2025款大众朗逸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在横向空间方面,2025款大众朗逸表现略微不足。
以“新品质国民家轿”朗逸新锐为例,它采用了高刚性车身设计,高强度及以上钢材(含热成型钢)的使用比例高达92%,并运用了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等先进技术,打造出了坚如磐石的车身结构。经过百万里程的耐久测试、极地测试、雨淋测试等严苛考验,朗逸新锐的安全品质得到了充分验证。
以“新品质国民家轿”朗逸新锐为例,它采用了高刚性车身设计,高强度及以上钢材(含热成型钢)的使用比例高达92%,并运用了激光焊接、空腔注蜡等先进技术,打造出了坚如磐石的车身结构。经过百万里程的耐久测试、极地测试、雨淋测试等严苛考验,朗逸新锐的安全品质得到了充分验证。
安全性是不少消费者坚定选择朗逸新锐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要了解一台车的安全性如何,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进行碰撞测试。在刚发布中保研C-IASI安全测试中,上汽大众朗逸新锐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车内乘员安全”、“车外行人安全”、“车辆辅助安全”四大指数上测评成绩全部为Good,最终成功斩获中保研C-IASI燃油车史上最佳成绩。作为一台7万元以内的车型,朗逸新锐凭借高强度的车身结构,做到了“安全、经济两不误”。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这是由于朗逸新锐进行了多方面的造型和系统优化。首先,它优化了碰撞能量的传递路径、车身钣金结构以及钣金间的连接方案等,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达到92%;防撞梁的吸能盒还合理运用了诱导槽和加强筋,能在有限的结构空间内吸收足够多的能量;大灯等高价值零件的周边也使用了防低速损伤的结构设计,减少挤压损伤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从直接的碰撞数据上看,以碰撞追尾为例,目前国标壁撞为1100kg,后续2026年将提高到1400kg,而上汽大众采用了更为严格的标准,壁撞达到了1800kg,远超目前的国标要求。
除了车身结构,车内也有保护乘员安全的设计。朗逸新锐的车内全系标配6个安全气囊,包括前排主副驾气囊、侧面气囊以及头部气帘。其中头部气帘经过优化设计,全面考虑了男性、女性和儿童等不同体型的乘员,确保了其覆盖的保护区域能为所有类型的乘员提供有效的防护。
而在车外,朗逸新锐针对行人保护也有周到的考虑。车辆的外观做了保护行人的车辆前端设计,在保证造型流畅性及独特性的同时,设计了对行人有利的圆角、特征线,减小了行人遭遇撞击时所受的损伤;在发动机、变速箱等前部方案布置上,朗逸新锐考虑了不同年龄行人的身高,避免了对行人不利的结构硬点;零件结构上,引入了吸能保险杠、软性引擎盖材料、大灯溃缩结构等,保证行人在碰撞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弯折损伤。
在主动安全配置方面,朗逸新锐配置了Lane Assist 车道保持系统、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HHC 坡道辅助系统、泊车后视影像系统、数字式泊车雷达、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SP电子稳定系统、EPB电子手刹等实用的配置,帮助驾驶员降低因疏忽而导致追尾或碰撞事故的可能性。
三、朗逸新锐有多保值?
朗逸新锐的保值率是支撑其口碑的重要一环。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朗逸新锐的三年保值率领先于市面上许多同类车型。与比亚迪秦和轩逸经典相比,朗逸新锐出众版的三年二手车价值分别高出约3.2万元和1.6万元。不仅在车身刚性上展现出稳定,在价格上也是相当牢靠。
2025款朗逸新锐的外观变化不大,还是那个熟悉的“大众脸”,只是取消了鲨鱼鳍天线,让车身更加简洁。车身颜色新增了曜石黑、松石青、猫眼蓝,取消了珊瑚红,看来是想满足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需求。此外,2025款朗逸新锐的车身高度降低了24mm,车身姿态看起来更低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