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风骏7能拉多重的货
伴随着年味的逐渐散去,越来越多的车企都晒出了2025开年首月的成绩单,有人欢喜有人愁依旧存在,但对于抗压能力比较强的车企来说,还是能够保住基本盘的稳定,比如已经公布销量的吉利汽车、奇瑞以及比亚迪等,开年首月的市场表现还是那么的抢眼。
当然,作为“国产五强”之一的长城汽车,2025开年首月的市场表现,虽然说没有其他四强好,但其稳定的销量足以支撑起其市场地位,而且,高附加值的“方盒子”车型,仍然是其销量主力。
解析/行情/导购系列第13期,本期话题就来聊聊长城汽车2025年1月份的市场表现。
根据公开的销量显示,2025年1月份长城汽车的单月销量达到了80933台,其中,海外出口28016台,同比增长6.23%;方盒子车型月销35006台。近年来,长城汽车在海外出口方面也是屡创佳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长城汽车的盈利点。
虽然说哈弗品牌是长城汽车的销量功臣,但是,以坦克300、哈弗大狗等为代表的“方盒子”车型,正在成为长城汽车的销量主力,尽管在白热化的市场之争中,也受到了来自竞品车型的不断冲击,但其市场地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得能够撼动。
说实话,长城汽车转型新能源虽然说比较早,但其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太突出,以欧拉为代表的电动化车型,目前的市场表现有些不太给力,需引起长城汽车的重视,毕竟,无论是银河E5还是iCAR 03等纯电动车型,都已经展露出收割市场的势头。
从市场行情的反应来看,混动车型已经露出了要替代燃油车的势头和苗头,比如市场中比较热销的秦PLUS DM-i、宋L DM-i以及吉利银河星舰7等,都是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插电混动车型,而且,奇瑞风云系列在去年也布局了很多这样的车型,今年都有可能出现销量增长点。
说实话,长城汽车转型新能源虽然说比较早,但其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太突出,以欧拉为代表的电动化车型,目前的市场表现有些不太给力,需引起长城汽车的重视,毕竟,无论是银河E5还是iCAR 03等纯电动车型,都已经展露出收割市场的势头。
2024年已经结束,乘联会也已经完成皮卡车型的销量统计。
具体为:
- 年销售54.6万辆,同比+0.6%
- 年出口销量占比为45%
如果只看第一组数据显然不会认同笔者的观点。毕竟销量还是实现了小幅增长。可是年出口销量的占比达到了45%,而2023年皮卡厂商批发销量的出口占比只是22%。数据说明的结果是皮卡销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销量的增长!反之,国内市场皮卡车型的销量明显是下滑的。
而现在的畅销皮卡基本都是接近全尺寸的国产美式皮卡,比如长城炮系列、江陵大道、国产福特游骑侠等等。
为何国产美式皮卡热度不复从前?
皮卡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面向C端市场的乘用级皮卡,车辆拥有强劲的动力、丰富的配置和豪华的内饰,发动机主要用汽油机。此类皮卡的占比其实很低;皮卡市场的个人用户实际很难达到10%。
第二类是面向B端市场的工具皮卡车,车辆的动力平平无奇、配置比较一般且内饰相对简单,发动机主要用柴油机。这些皮卡才是市场的基石,畅销车有长城风骏系列、江铃宝典等。
在皮卡乘用化的阶段里出现了一些“相对乘用化”的工具级皮卡车,长城炮系列有这样的特点,比如金刚炮;而这些皮卡车所面对的用户主要是事业相对稳定的商务汽车用户,只有经营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主才会选择这些品质高一些的皮卡。可是现在的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是偏大的,所以在选择工具车的时候很难去升格。而这种状况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更适合现阶段小、微企业用户的皮卡应当是“典型工具级皮卡。”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准车主需要的不是内饰豪华、配置丰富且动力强劲的高端大型或全尺寸美式皮卡,因为这些车辆的价格高且油耗高——最重要的是油耗高。其需要的是风骏系列、宝典皮卡或者中兴威虎之类的皮卡车。
用户需求什么就去造什么,车企的思维要灵活。
如果经济上行趋势一直持续下去,皮卡车市场用户的购车和用车预算越来越高,那么国产美式皮卡就一定能火。反之,皮卡车必须多元化!美式皮卡只适合其本土市场。国产皮卡应当借鉴日系皮卡,比如知名度最高的丰田海拉克斯;这台车之所以能在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澳洲、非洲等区域畅销,关键点就是不太大且油耗也不太高。
国产皮卡想要拉升销量并进入乘用车市场必须要变。
下一阶段的重心应当是精致化(乘用化)工具级皮卡车,推动售价十万级以内的皮卡车实现自动挡化;推动10~20万元价格区间里的乘用级皮卡车插电增程混动化。皮卡车型应当逐步丰富产品线,打造出更适合城市道路的紧凑级和小型皮卡,甚至可以打造出K级皮卡;只有可选项不断丰富,基于本土市场用户的实际需求打造出对应的皮卡车,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生动的皮卡文化才能实现销量的增长。
下一阶段的重心应当是精致化(乘用化)工具级皮卡车,推动售价十万级以内的皮卡车实现自动挡化;推动10~20万元价格区间里的乘用级皮卡车插电增程混动化。皮卡车型应当逐步丰富产品线,打造出更适合城市道路的紧凑级和小型皮卡,甚至可以打造出K级皮卡;只有可选项不断丰富,基于本土市场用户的实际需求打造出对应的皮卡车,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生动的皮卡文化才能实现销量的增长。
在这一阶段里应当多借鉴丰田、日产、铃木等品牌,这些日本汽车制造商在该领域不会平白无故的成功。
现阶段掌握成熟三电产业基础并拥有成熟插混技术的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应当善用此类技术并打造出同类型皮卡,以此实现该领域的再一次的“弯道超车。”转一转视角吧,皮卡车不能再看美国车了。
选皮卡一定要选美式皮卡!那才是原汁原味。
在讨论汽车话题的时候再一次听到了这样的话。只是看着一些开着小微型车的汽车发烧友口若悬河的讲着美式皮卡,而且是国产美式皮卡总会令人感觉有些怪异。
美式皮卡真得适合国内市场吗?
笔者也是美式皮卡的爱好者,非常喜欢道奇RAM(公羊皮卡)、福特F系列和雪佛兰索罗德这三款全尺寸皮卡车;还有更夸张的万国牌皮卡。或者是用电力工程车去改七到九座的皮卡车也好。这些高高大大的皮卡看起来就很有气势,有一些汽车爱好者的话来说——这才是男人开的车!可是个人却不认为这些车适合国内市场,甚至也不认为其适合除北美市场以外的所有市场。
这个观点总被一些皮卡车爱好者否认,可是数据却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2024年已经结束,乘联会也已经完成皮卡车型的销量统计。
具体为:
- 年销售54.6万辆,同比+0.6%
- 年出口销量占比为45%
如果只看第一组数据显然不会认同笔者的观点。毕竟销量还是实现了小幅增长。可是年出口销量的占比达到了45%,而2023年皮卡厂商批发销量的出口占比只是22%。数据说明的结果是皮卡销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销量的增长!反之,国内市场皮卡车型的销量明显是下滑的。
而现在的畅销皮卡基本都是接近全尺寸的国产美式皮卡,比如长城炮系列、江陵大道、国产福特游骑侠等等。
为何国产美式皮卡热度不复从前?
皮卡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面向C端市场的乘用级皮卡,车辆拥有强劲的动力、丰富的配置和豪华的内饰,发动机主要用汽油机。此类皮卡的占比其实很低;皮卡市场的个人用户实际很难达到10%。
第二类是面向B端市场的工具皮卡车,车辆的动力平平无奇、配置比较一般且内饰相对简单,发动机主要用柴油机。这些皮卡才是市场的基石,畅销车有长城风骏系列、江铃宝典等。
在皮卡乘用化的阶段里出现了一些“相对乘用化”的工具级皮卡车,长城炮系列有这样的特点,比如金刚炮;而这些皮卡车所面对的用户主要是事业相对稳定的商务汽车用户,只有经营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主才会选择这些品质高一些的皮卡。可是现在的小、微企业经营压力是偏大的,所以在选择工具车的时候很难去升格。而这种状况有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更适合现阶段小、微企业用户的皮卡应当是“典型工具级皮卡。”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准车主需要的不是内饰豪华、配置丰富且动力强劲的高端大型或全尺寸美式皮卡,因为这些车辆的价格高且油耗高——最重要的是油耗高。其需要的是风骏系列、宝典皮卡或者中兴威虎之类的皮卡车。
用户需求什么就去造什么,车企的思维要灵活。
如果经济上行趋势一直持续下去,皮卡车市场用户的购车和用车预算越来越高,那么国产美式皮卡就一定能火。反之,皮卡车必须多元化!美式皮卡只适合其本土市场。国产皮卡应当借鉴日系皮卡,比如知名度最高的丰田海拉克斯;这台车之所以能在东亚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澳洲、非洲等区域畅销,关键点就是不太大且油耗也不太高。
国产皮卡想要拉升销量并进入乘用车市场必须要变。
下一阶段的重心应当是精致化(乘用化)工具级皮卡车,推动售价十万级以内的皮卡车实现自动挡化;推动10~20万元价格区间里的乘用级皮卡车插电增程混动化。皮卡车型应当逐步丰富产品线,打造出更适合城市道路的紧凑级和小型皮卡,甚至可以打造出K级皮卡;只有可选项不断丰富,基于本土市场用户的实际需求打造出对应的皮卡车,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生动的皮卡文化才能实现销量的增长。
在这一阶段里应当多借鉴丰田、日产、铃木等品牌,这些日本汽车制造商在该领域不会平白无故的成功。
现阶段掌握成熟三电产业基础并拥有成熟插混技术的本土汽车制造企业,应当善用此类技术并打造出同类型皮卡,以此实现该领域的再一次的“弯道超车。”转一转视角吧,皮卡车不能再看美国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