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奔驰S级驾驶

易车知识库 奔驰S级

209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UCAR汽车网站

关注

奔驰日前于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 2025 年款 S-Class 车系的车型更新,内容包含了 Drive Pilot 主动辅助驾驶机能的强化、Manufaktur 特别订制增加了新车色及内饰订制选项,同时亦强化了信息娱乐系统的科技智能表现,借此持续提升 S-Class 车系于新车市场上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根据原厂公布的信息显示,2025 年款 S-Class 车系搭载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Drive Pilot 主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往搭载于 S-Class 车系的 Drive Pilot 主动驾驶辅助系统,仅允许在最高时速 60 公里以下使用,而在 2025 年款 S-Class 车系上则将系统使用时的速限进一步提升至时速 95 公里,代表者在高速公路上现今也可使用这套系统,且透过 Drive Pilot 主动驾驶辅助系统启用时,德国或美国交通法规亦允许驾驶从事看电影或阅读报纸等其他活动。

此外 2025 年款 S-Class 车系亦借由 MBUX 信息娱乐系统的更新,提供 AI 驱动的语音助手服务,并导入额外的数位功能,提供更智慧、更直觉的驾驶体验。其可藉由透过 Microsoft Azure OpenAI 的服务将 ChatGPT 结合至语音助手,让驾驶可以使用 Microsoft Bing 检索各种知识问题的准确度和最新答案。此外 Google 的卫星地图也增强了导航功能,其提供高分辨率的鸟瞰视角,以实现更为优异的导航定位。

展开查看更多

车壹条

关注

全民智驾之年,多家车企将L3自动驾驶量产定于年底之前。

广汽、极氪和奇瑞在同一天的三场发布会上,分别公布了各自的L3量产计划。其中,广汽宣布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全国首款L3自动驾驶乘用车;极氪的极氪9X光辉将搭载业界首创、专为L3智能驾驶设计的解决方案——千里浩瀚H9;而奇瑞则计划在2026年量产L3级自动驾驶车辆。

微信图片_20250318213335

此前,小鹏、鸿蒙智行等企业也曾披露L3自动驾驶的相关计划与技术。可见,一场围绕L3“首发”地位的竞争将不可避免。

L2与L3存在本质区别:从L3开始,系统不再仅仅被称为“驾驶辅助”,而转变为“自动驾驶”。这一变化标志着从人机共驾迈向全面驾驶自动化的重要一步。

然而,进入L3时代更多体现的是宣传层面的突破而非技术本质的革新。据统计,目前我国近60%的乘用车均搭载了L2驾驶辅助功能。这意味着,无论智能驾驶系统多么先进,现阶段也只能达到L2水平;反之,哪怕车辆仅具备基本的ACC或LCC功能,也可归类为L2。这也令不少智驾头部“玩家”期待早日进入L3阵营,甩开部分“落后”的L2企业。

即使迈入L3时代,也并非如公众所想那般“一蹴而就”,自动驾驶的全面实现仍面临诸多未解难题。

L3自动驾驶即将来临?但其可用范围可能十分有限

关于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现行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作出了明确规定。

其中,2级驾驶自动化(组合驾驶辅助),即人们常说的L2,需要系统能在其设计运行条件下持续地执行动态驾驶任务中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且具备与所执行的车辆横向和纵向运动控制相适应的部分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的能力。

只要车辆能够实现横向(如车道保持)和纵向(如自适应巡航)的控制,并具备一定的事件探测与响应能力,即可归类为L2;但驾驶员仍需全程监督,确保行车安全。

e294fc36449f25385c7092776e34bdb

3级驾驶自动化(有条件自动驾驶)指的是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能够持续执行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在特定场景下,车辆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但一旦驶出功能适用区域或遇到突发状况,系统便可能要求用户及时介入。

与L4级自动驾驶相比,L3在功能适用范围内仍可能需要用户接管。因此,虽然用户在激活L3功能后可享有较高自由度(例如看电影或使用手机),但仍不得离开驾驶位或进入休眠状态;而L4则在其适用范围内完全无需用户干预,车辆甚至可实现无人驾驶

eaf65deffbec6fa02cff73bf76a737d

此前,奔驰已在德国和美国的EQS与S级车型上成功应用L3级辅助驾驶系统,使用户在特定道路和限定条件下激活自动驾驶功能。

不久前,奔驰CEO康林松更在德国高速上亲自试驾奔驰EQS,在激活辅助驾驶功能后,他双手离开方向盘,自由阅读和观影。

微信截图_20241110035716

然而,该系统的局限在于,尽管激活后用户获得较高自由度且系统运行稳定,但其启动条件十分苛刻,仅适用于特定区域和理想场景。所谓理想场景,是指天气、环境和路况等多重因素均满足要求;一旦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系统可能限制L3自动驾驶功能的启用。

国内亦面临类似挑战。以现有技术水平来看,即使迈入L3时代,也难以实现“有路就能开”,初期阶段或仅限于部分高速公路或特定自动驾驶示范区内运行,对环境条件亦有较高要求。

因此,尽管L3时代即将到来,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L2仍是智能驾驶中的主流。

责任划分与安全管理问题依然存在诸多未知数

引入L3技术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全新的挑战。

在安全管理方面,如上文所说,L3的适用区域远小于L2,这必然会在二者之间形成“断层”。如何在系统功能降级时清晰地告知用户并确保其保持足够警觉,成为一大难题。

早在多年前,Waymo在内部测试中便发现,初期测试时参与者保持较高的“准驾驶”警惕性,但随着对自动驾驶系统信任的加深,警惕性逐渐减弱,甚至有人在测试中入睡。这一现象凸显出人们易过度依赖过于完善的系统,从而放松自我监控。

IMG_256

这一问题在部分搭载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中已初见端倪,有用户滥用系统功能,如行驶过程中玩手机甚至入睡。随着技术升级至L3阶段,此类问题恐将更加突出。

a4f0ca79a55362025a35c8a9e945f28

另一方面,L3技术的引入标志着驾驶责任正从驾驶员向系统转移,但在事故责任认定上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在北京、深圳及武汉等城市,虽然均已出台自动驾驶相关条例,但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各地规定并不完全一致。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期间,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者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和处理。

《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第五章第三十七条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并造成损害,依法应当由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承担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履行赔偿责任后,可以依法向负有责任的相关主体追偿。已经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商业保险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第七章第五十三条规定,有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智能网联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在该条例的第五十四条还规定了,智能网联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因智能网联汽车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依照本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赔偿后,可以依法向生产者、销售者请求赔偿。

c9457e7e933ef2565f3260f0bca1329

综上,各地规定均表明,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发生事故且责任认定为用户一方时,驾驶员需承担相应责任;只有在证明事故系因自动驾驶系统缺陷所致时,用户方可向厂商追偿。

然而,针对这一问题,不少厂商纷纷推出赠送“智驾保险”的措施,以保障用户权益,使用户在因智能驾驶功能事故获得经济赔偿时有所依托。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保险仅覆盖经济赔偿部分,若涉及刑事责任,用户仍可能面临相应处罚。

写在最后: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进步,智能驾驶已成为汽车的主流配置,为用户带来了诸多便捷体验。

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显著价值,也伴随着一定风险。车企有责任让用户充分了解智能驾驶系统的边界与局限,而用户也应对这些尚未成熟的新技术保持足够警觉。

展开查看更多

李子汽車谈

关注

奔驰S级作为奔驰旗下真正意义上的豪华旗舰D级轿车,在全球范围内,它深受那些高端商务人士的喜爱。而就在近日,我们从奔驰汽车官方了解到,这台备受瞩目的奔驰S级,也是迎来了自己的2025款车型。目前该车共有四款在售车型,起售价为96.26万元。同时相比老款车型,25款奔驰S级全系标配了动态星辉迎宾灯光以及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台25款奔驰S级吧。

在外观造型上,这台25款奔驰S级和老款车型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在前脸的中网设计上,该车依然采用了盾形的设计,且中网周围的镀铬装饰条也没有缺席,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种较强的行政感,同时那立标的三叉星辉标识也依然存在,彰显出该车旗舰车型的身份。而在侧身设计上,25款奔驰S级的行政感得到了充足的释放,整体的腰线配合银色的窗线,以及狭长的车身,无一不在彰显豪华。

说到这里,想来大家都比较好奇,25款奔驰S级新增的L2+级辅助驾驶功能究竟有何能耐?简单点来说,它就是用接卸逻辑转化为人性化的交互技术。例如我们在高速中行车的时候,如果车辆搭载的传感器检测到旁边有大型车辆,那么25款奔驰S级便会自动保持安全距离,在面对堵车状况的时候,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安全性,同时依靠车辆周身的传感器,25款奔驰S级还可以轻松的时间加速/减速避让,让我们的出行安全更有保障。此外,大家担心的控制权的问题也可以放心,因为25款奔驰S级对于控制权,主要是以人驾为主,比如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我们介入操作,车辆整体交接控制权会非常的流畅,整个过程丝滑无比,体现出该车作为百万级豪车的底蕴。

除了L2+级辅助驾驶功能之外,在车内的交互功能上,25款奔驰S级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像高配的25款奔驰S级,其在车内配备了六块显示屏幕(包括后排的娱乐屏),而这六块显示屏幕之间可以互相联通,这无疑实现了驾驶者与后排乘客之间的无缝连接,让我们在带着家人出行的时候,可以更有乐趣,并且升级之后的MBUX智能感应助力,可以通过车内的3D摄像头,巧妙的捕捉用户的表情变化,从而调整车内后视镜的亮度,以及座椅通风系统的启动与等级,让我们用车更加的便捷,与客户交谈的时候,也无需为了一些小事烦心。

其次,在车内的用料方面,25款奔驰S级也是十分的豪华,大面积的高端皮质材料,让其车内的高级质感呼之欲出,并且座椅方面也是采用了NAPPA真皮包裹,再加上柔软的填充物,即便是长时间的乘坐也不会有太大的不适感,而且就座椅按摩功能来说,25款奔驰S级也是十分的出色,其并不是简单的震动,而是通过座椅内部的19台微型电机组成的“动力矩阵”来完成10种专业级别的按摩,让我们长途出行可以更加的放松。

最后在动力方面,25款奔驰S级也是为消费者提供了2.5T动力和3.0T动力两种选择,其中前者可以为车辆带来313/367匹的最大输出马力,而后者则可以为及车辆带来435匹的最大输出马力,显然在性能输出上,25款奔驰S级依旧十分的强悍。至于变速箱方面,25款奔驰S级全系均采用了9AT变速箱,在整体的驾驶体验上,该车也是比较出色的。

展开查看更多

新车讯号

关注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正式发布了2025款S级轿车,这款豪华大型轿车共推出5款不同配置的车型,价格区间从96.26万元至204.26万元不等。新款S级在保持原有豪华气质的同时,在科技配置上进行了显著升级,特别是全系标配了L2+级别的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新增的动态星徽迎宾灯,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科技感和豪华体验。

在外观设计上,2025款奔驰S级延续了现款车型的经典设计,车身线条流畅,前脸配备标志性的奔驰立标,整体给人一种稳重而不失优雅的感觉。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290mm、1921mm和1503mm,轴距达到了3216mm,确保了宽敞的内部空间。

在配置上,新款S级最大的亮点是全系标配的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实现自动变道、超车以及远离大型车辆等功能,同时能够根据实时路况自动调整车速,即使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也能保持平稳驾驶。此外,当驾驶员需要接管车辆时,系统能够平稳地交还控制权,确保驾驶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二手车评估师汪涛

关注

仪表的显示效果色彩丰富细腻,多种主题模式适应不同的驾驶需求。这块屏幕的分辨率达到了2400x900像素,比中控屏幕的分辨率还要高。裸眼3D数字仪表屏的选装价格为14000元。

展开查看更多

e汽车

关注

2025年2月19日,2025款梅赛德斯-奔驰S级正式上市,新车继续推出采用2.5T L6、3.0T L6两种发动机、三种动力等级的5个车款供选,整体指导价区间为96.26-204.26万元。作为此次改款的重点,新车全系标配了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及动态星徽迎宾灯。

外观方面,由于是年度改款,新车整体变化不大,依旧延续了W223世代S级大气、商务的造型。前脸部分采用多边形进气格栅,中网为对称三辐式造型,两侧矩阵式LED大灯也变得更加柔和。同时,新款S级车门升级了全系标配的动态星徽迎宾灯,充满仪式感。

在车内,2025款S级的整车智能配置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升级,包括主动式环境氛围灯包含263个多色渐变的LED光源,“浮岛”设计更让氛围灯构建起立体光影空间。同时前排配备12.3英寸裸眼3D数字仪表屏以及12.8英寸OLED中央显示屏,可与后排采用的7英寸MBUX后排智能平板电脑和双11.6英寸的MBUX高端后排娱乐系统实现六屏交互。

此外,新车还采用“读心语音助理”交互助手,通过车内摄像头识别,MBUX智能感应助理能够分析解读驾乘者的头部方向、手部动作和肢体语言,无需用户主动操作便可预判并执行20多项功能,例如当驾驶者转头向后窗看去时,MBUX智能感应助理会自动打开后遮阳板。

2025款S级轿车全系标配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可在高速与城市快速路段,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超越慢车、自动远离大车。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能实时根据道路情况加减速,即使面对加塞等特殊情况也能平稳丝滑地完成变道。

展开查看更多

易车原创报道

关注

多区识别的“读心语音助理”支持后排语音指令;通过车内摄像头识别,MBUX智能感应助理能够分析解读驾乘者的头部方向、手部动作和肢体语言,无需用户主动操作便可预判并执行20多项功能,例如当驾驶者转头向后窗看去时,MBUX智能感应助理会自动打开后遮阳板。

Burmester®高端4D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由“柏林之声”音响师与声学专家特别打造,总输出功率达1,750瓦,拥有31个高端扬声器,前后4个座椅中的8个振荡器,令乘客能够直接通过座椅靠背感受音符的震撼;集成在前排座椅的耳部音箱进一步优化电话功能;“VIP座椅功能”还可针对各个座椅进行声效优化,更可个性化设定音乐风格;配合杜比全景声®以及车辆噪声补偿,打造出空间感、清晰度和层次感丰富立体的殿堂级音乐尊享。

S级轿车的座椅最多配备19台电机,其中5台电机用于通风,每秒可产生12.6升的通风量,以快速的空气流动带走闷热;4台电机用于按摩功能,可提供10种不同按摩方式。8台用于座椅调整,后排行政座椅的座椅靠背最大角度可达43.5度,小腿托架的调整范围也在前代车型的基础上延长了近50毫米,S级轿车的软枕内部设置了多个空气囊,包裹在超柔软绒布袋中的再生纤维球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蓬松度,贴合头部,带来如云朵般的头部支撑感。座椅加热功能进一步扩展至后排舒适头枕、中央控制台扶手、车门门板以及方向盘;加热系统通过测量和控制能量的输出,令座椅表面始终保持最佳温度。

2025款S级轿车全系标配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可在高速与城市快速路段,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超越慢车、自动远离大车。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能实时根据道路情况加减速,即使面对加塞等特殊情况也能平稳丝滑地完成变道。此外,S级轿车还配备超40项的丰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展开查看更多

autocarweekly

关注

无论是比亚迪、长安这样的大厂,官宣将高阶智驾普惠更多消费者,还是众多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似乎如很多业内人士之前预测的那样,2025年将会是智驾拐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会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智能化更高的出行体验。那遥不可及的自动驾驶社会,好像离我们的距离变得触手可及。

但我老万,还是想先泼一盆冷水。

约莫十几年前,我刚入车媒这一行的时候,去听过一场沃尔沃关于安全的技术讲解会。其中提到一个点至今印象清晰——谈及终极安全,当时沃尔沃内部有个认知,就是全社会自动驾驶实现之时,所有交通参与者都由车辆自主决策,避免了“人”这个偶然性因素,就会真正做到零交通事故。甚至到了那个时候,车辆的一切被动安全配置都会变得多余。

二十多岁的我,在台下听得瞠目结舌。要知道,当时沃尔沃最先进的主动安全系统,还是那一年刚刚上线的第二代城市安全系统,也就是能做到在车速差在每小时4~15公里以下时,可以避免碰撞。而当年在给我们展示的PPT中,赫然写着到“2020年,不会有人因为驾乘沃尔沃汽车而导致严重伤亡。”作为一个激进派,都觉得本应该保守的沃尔沃提的目标有点过于激进了。



其实到了2016年,沃尔沃就已经发觉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完全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于是在这一年哥德堡举办的一次活动中,对于2020零死亡率的计划进行了澄清,称“愿景2020”是集团的一种发展思路。这也就意味着,虽然沃尔沃能够在制造每一辆汽车时都严格把关,但无法确保2020年后所生产的所有车辆都能万无一失,不会有人在驾驶中丧生。

最终的归因就是:“人类活动具有不可预知性,并不是每次意外都能幸免于难。”


自动驾驶的“阶梯论”


其实自动驾驶,并非是这几年才涌现出来的新鲜事。

1995年,一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奔驰S级轿车从德国慕尼黑几乎全程自动驾驶到丹麦哥本哈根,全程共行驶1678公里,最高时速达到185公里。而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行驶全程几乎没有人为干预。

而这辆车使用的智驾系统的原理,和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部分智驾系统差不多。当时的奔驰用了纯视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用摄像头以及动态3D算法,分析和感知路况并进行车辆控制。

而业内更加公认的智驾技术的爆发起源,是2004年到2007年共举办了3届DARPA无人驾驶挑战赛。那些年散落在莫哈维沙漠的汽车零件,见证了一堆刚开始尝试自动驾驶的汽车笨拙的姿态。但是那些在戈壁滩上满头大汗调试无人驾驶原型车的工程师们,都已经成了这场汽车革命始祖级的中流砥柱。



即便当年还年轻的先贤们,如今已白头或者秃头,自动驾驶依然还没进化到突破我们想象力的程度,或者可以不客气地说,实现真正自动驾驶的时间表一直在延期。甚至于随着自动驾驶的逐步普及,我们对于这项技术在实用层面的定义被更加清晰地约束为“辅助驾驶”。交通的责任主体和真正的掌控者,仅从书面上的两字之差就能读出天壤之别。也就是在目力所及的时间里,驾驶的主体,依然无可辩驳的是:人。

春节前在地平线智驾的媒体沟通会上,创始人兼CEO余凯对于智驾的发言,带出了不少金句。比方说“2025年智驾迎来真拐点”、“智驾产业3年实现脱手开,10年实现随心开”。但相信有不少人看到这些的时候会有和我同款的疑惑:“什么?还要等10年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驾驶?”



就这个问题,我觉得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苏箐所讲可能会更加清晰一点。他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比较对象,并非友商。而是人类本身。它的价值是一个拐点式的价值——他比不过人的时候,其实就是高科技的玩具;当有一天比人好的时候,价值立刻就会跳上去,也就是两段式的价值。

“很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真正达到了这一拐点,我们只是看到了这个希望。”

这种对于自动驾驶能力的阶梯论,并非是苏箐个人的论调。就在前段时间李想的Ai Talk中,他也说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是AI在人指挥下完成一些任务,但是需要人负责兜底。而下一个阶段,是不需要人负责,可以自主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所以,如果更简单一些理解这个问题的话,就需要把自动驾驶的发展进程拆成两部分,初级阶段可以被称为“模仿人类”,而更高级的阶段,则是“超越人类”。

很可惜的是,即便有天量的资金、技术、算力和人的投入,我们目前的自动驾驶,依然处于无限接近模仿人类的阶段。而超越人类,则是另一个阶梯之上的需求。

无论当下如何营销辅助驾驶对于事故的处理能力,从数据层面上来说,现在的辅助驾驶跟人类相比还是有着巨大的能力差距。在上个月,高盛出了一份对于特斯拉FSD的最新研报,给出的结论是:即使是最新的V13版本FSD能够体现出技术的不断进步,但其表现还未能达到超越人类驾驶的安全水平。根据测试体验、众包数据以及第三方评价,FSD V13的关键干预距离达到了400到450英里之间,97%的驾驶过程中无需发生干预。而Waymo的历史数据显示,其车辆在加州的城市环境下每8.5万英里才会发生一次关键干预。



关于这个数据,类比到人是这样的结果:根据美国政府的交通安全数据,普通车辆每60到70万英里可能发生一次事故。也就是说,自动驾驶和人类驾驶的差距截止目前还是数量级的差距。

悲观一点说,即便付出如此多的努力,自动驾驶仍然还处在一个“高科技玩具”的阶段。


自动驾驶什么时候才能开始“下半场”


当然,往好的方向看,至少在过去的2024年,自动驾驶所取得的发展程度,是多年来未见的。

从技术角度来说,自动驾驶的三大要素:算法、算力和数据,三个方面在2024年都斩获了不少的闪光点。在算力上,几百TOPS的芯片已经量产上车,小鹏、理想和小米三家的辅助驾驶算力都超过了500TOPS,蔚来的4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已经破千TOPS。在数据上,成百上千万辆智驾车辆整跑在路上,每时每刻都在为智驾能力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

最大的突破,可能来自于算法方面。端到端、VLM、VLA等等大模型在过去这一年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流行词,而这方面的爆发趋势,追根溯源还是AI在过去两年内产生了革命性的突破。2023年3月,支持多模态输入的GPT-4横空出世,秀出了其在图形理解能力方面的肌肉。它所引发的反应,便是视觉-语言模型 (VLMs)相关研究工作大跨步的增长。

我们如何通俗的理解这场变革呢?如李想所说,自动驾驶的模型会与大语言模型相融合去理解真实世界,像真正的大脑一样,而非当前端到端模型所采用的压缩记忆方案。正因为此,李想给理想提出的要求是,确保基座模型进入AI行业前三,空间智能做到中国第一,而不只是与其他车企竞争。

看上去似乎前景很光明,对不?但实际上技术提升的过程更像苏箐所描述的那样:“一个新的方法起来以后,第一天你会觉得它很美好,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第二天又会对它引起怀疑;第三天你会发现边界就在那里。”

比方说端到端模型,它的弊端就是放大了神经网络黑盒不可解释的问题。不可解释、不可控的性质会导致系统虽然能够处理复杂场景,但是简单场景很可能会出现犯“弱智”错误的情景。另一方面,模型能力的提升是有瓶颈的。当模型能力已经达到每10万公里的行驶数据中只有1公里的数据能够训练模型进行改进时,想要让整个模型的能力进一步升级,那需要的基础数据量和算力都会是一个惊人的规模。这就像是前几年ETH挖矿,越挖,难度越是指数级的上升。

再换个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容,这种感觉就跟拼多多砍一刀似的,最后的1%所付出的努力,可能需要比前面99%还要多。

这种问题,特斯拉的FSD也会遇到。就在今年特斯拉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承认了当前FSD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测试AI模型的效率以及判断新模型是否更优秀的水平能力。当AI模型在数千英里的行驶过程中仅出现一次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时,如何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新模型的优劣就变得更加困难。

安全的长尾问题,就是自动驾驶无限趋近于人类驾驶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于AI进行针对性的测试、训练。甚至当你感觉到已经距离成功很接近时,会突然发现也许自己所使用的模型并不是最优解,想要达到目标需要换条道路从头来过。这种挫败感,恐怕是萦绕在每个自动驾驶的科学家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但更恐怖的事情是,很可能我们现在所坚持的大方向,只适用于让自动驾驶更像人。而截止目前,关于让自动驾驶超越人,可能需要换一套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

比方说小马智行CTO楼天城,就认为依靠L2的端到端永远无法实现L4的自动驾驶。这个观点就是从马斯克所奉行的“第一性原理”出发,L2的目标,都是让自动驾驶更像人,而L4的要求则必须要超越人,它的目的是替代人,安全性就必须高于人类安全10倍以上。

更简单一点说,当下的自动驾驶,是需要“知难而退”的,就是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时,让驾驶员去接管车辆。而L4级别的自动驾驶需要“迎难而上”,系统拥有唯一的决定权。

楼天成的这套路线,其实是将Robotaxi的模式不断精进,最终在进行泛化,以此来达到最终的L4级别自动驾驶。而以李想为代表的一类人则认为,“端到端+VLM”架构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而L4就是L3的延续。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我们还很难判断这两种思路的对错。但无疑,选错路的那一方可能需要承受的结果,是一家企业丧失了定义未来的主动权。对于这些科技先行的汽车公司来说,下场远比押宝了氢能源的日本车企惨多了。



所以,世面上也不乏像Momenta这样两条腿走路,同时在L4和L2领域做研发的企业。但双保险就一定能成功么?其实就像是L4级别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让系统超越人一样。当技术真的拥有超过人的实力,那么最终极的挑战,将会是人的信任。而这是比技术上所经历的难点,都更加难以逾越的高山。

就像是Momenta的曹旭东所说,人类司机开出租车,1000台车一年可能就有一起重大或者死亡的事故。但如果Robotaxi的公司1000台车一年有一起重大或者死亡事故的话,可能公司就要关门了。

当技术叩开了未来的大门,人类的不信任总是会试图先将门关上。很容易忘记了是我们自己开发这项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开门。所以我们再回看余凯对于自动驾驶的十年之期,坦率的说,我觉得这还是需要建立在未来几年内依然能够出现类似当下AI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而人什么时候能够接受比自己更聪明、更有能力接管出行主导权的技术?那似乎就更加遥遥无期了。

展开查看更多

图说汽车

关注

阿维塔07的外观设计在当下的新能源车型中,是属于特立独行的那一款,跟其他同质化严重的车型相比,阿维塔独特的设计语言是不少消费者选择它的理由。而且这款车的智能化配置基本也都拉满了,市面上主流的功能,它基本上都包含了。此外,阿维塔07还注重细节的设计和材质的选择,为驾驶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豪华的驾驶环境。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阿维塔07都能为33岁的成功人士提供满意的驾驶体验,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35岁:宝马5系—成熟与稳重的代表

35岁的人群通常已经进入职业生涯的稳定期,他们更偏向于选择成熟稳重且兼具舒适性和性能的车型。宝马5系正是这样一款车,它不仅外观设计稳重,内饰豪华,而且驾驶性能优越,宝马5系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35岁成功人士的优选,既展示了他们的经济实力,也符合他们对车辆实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

目前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为43.99-52.59万,目前市场行情降幅在14万左右,因此实际价格是在29.91-35.80万之间。宝马5系的外观设计虽然经历了几次改动,但依旧延续了宝马家族式的设计,显得比较大气,而且那祖传的蓝天白云标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40岁:问界M9—豪华与实用的兼备

到了40岁,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家庭的舒适度。问界M9作为一款豪华与实用兼备的大型SUV,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成功人士。能够满足40岁人群对于家庭出行和商务需求的双重要求,它的豪华感和实用性,使其成为这个年龄段人群的理想选择。

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为46.98-56.98万,在2024年12月一共卖出了14911辆,在大型SUV的销量排行榜中排在第一位,比第二位的理想L9和哈弗H5的销量加起来都多。如此高的销量足以证明消费者对问界M9的认可,毕竟搭载了当下国内第一梯队的智驾系统和智能化配置,而且40岁的人通常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在选择汽车时,更多的是考虑车辆的实用性和舒适性,问界M9的内部空间宽敞,它正好满足这些需求。

45岁:奔驰S级尊贵与豪华的象征

45岁的人通常已经取得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他们在选择汽车时,更多的是考虑车辆的豪华感和品牌价值,奔驰S级正好满足这些需求。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为96.26-204.26万,目前市场行情降幅在26万左右,因此实际价格是是在70.46-178.46万左右。

奔驰S的设计有多出彩已经不用过多赘述,这款车代表了奔驰品牌的顶级工艺和豪华,是尊贵和地位的象征。而且目前的2024款奔驰S级标配了L1级辅助驾驶,如果选配的话可以加到L2级,同时拥有科技感和豪华感的奔驰S级能为45岁的成功人士提供满意的驾驶体验。

47岁:路虎揽胜—越野与豪华的巅峰之作

到了47岁,许多人已经开始追求更多的生活享受和个性化的表达。路虎揽胜作为一款结合了顶级豪华与卓越越野性能的SUV,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成功人士。这款车的官方指导价为141.2-335.8万,目前市场行情降幅在22万左右,因此实际价格是在119.6-335.00万之间。

外观就不用说了,如果要问最霸气的SUV是哪一辆,我想路虎揽胜的得票数应该不会少,接近1米9的车高光是在气势上就能压倒一片。2025款的路虎揽胜标配了L2级辅助驾驶,它先进的智能化配置加上霸气的外观设计和豪华的内饰设计,足以让它成为47岁成功人士的满意座驾。

展开查看更多

汽势传媒

关注

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奔驰将推出首款基于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打造的量产车型——全新长轴距纯电CLA,开启奔驰全系产品的电动智能新纪元。该车型将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两挡变速器、梅赛德斯-奔驰自研全新域控制架构MB.OS,以及“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等领先电动化、智能化技术。

全新长轴距纯电CLA的推出,打破了奔驰退出电动化的谣传。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执行副总裁毕立思表示,奔驰对于电动化进程以及实现零排放的长期愿景没有变化,将保持战略聚焦和战术灵活,采取一切必要步骤坚定推动电动化。因此,奔驰以“油电双行”产品策略,满足每位客户的选择。无论是纯电车型、燃油车还是插电混动车型,我们都将一如既往地为客户打造“无论油电,都很奔驰”的产品与体验。

毕立思透露,除去2024年上市的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和2025年上市的全新长轴距纯电CLA,奔驰将推出梅赛德斯-AMG品牌电动化产品,基于AMG.EA平台打造的高性能电动跑车和SUV已经在瑞典北部开启冬测。

汽势传媒

在智能化上,奔驰将在2025年全面推动高阶智驾系统的普及,根据中国道路打造的L2+导航辅助驾驶将陆续搭载在S级轿车、纯电EQE、EQE纯电SUV等更多车型。同时,“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也将随着全新长轴距纯电CLA问世。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负责人王忻告诉汽势Auto-First,“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一定是第一梯队的表现,一定符合“奔驰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奔驰在智驾领域布局全面,持有“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自动无人驾驶泊车”。在中国市场,奔驰已获得北京市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牌照,和北京市L4级城市和高快速路自动驾驶测试的牌照。王忻指出,奔驰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覆盖了L2+、L2++、L3、L4级,形成非常全面的技术阵容。

渠道优化,强化体验改善盈利

“高质量的经销商网络不仅是我们品牌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更为我们在2024年克服市场挑战,取得优势地位提供了有力保障。”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

一直以来,奔驰与经销商网络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不断对经销商网络的服务提升,助推销量与品牌稳步发展。同时,奔驰也持续关注经销商盈利能力,通过一系列增效举措降低其运营成本。至2024年,梅赛德斯-奔驰已优化超50%的经销商标准,经销商建店、升级的投资成本降幅超25%。

汽势传媒

进入2025年,奔驰与经销商伙伴将基于“提升运营效率”的业务共识,战略性地主动优化网络布局,在不影响为客户提供便捷专业服务的前提下,精简低效能网点,以进一步提升经销商盈利水平。

同时,梅赛德斯-奔驰与经销商伙伴仍将继续投入包括“网络升级”“零售人员发展”在内的一系列零售体验提升项目,并计划于2027年完成全网门店形象与功能的“硬件升级”,进一步增强梅赛德斯-奔驰网络在零售端体验的竞争力。

张焱强调,零售网络调整需要兼顾客户的利益,兼顾投资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品牌整体发展趋势,推动品牌发展和高质量客户体验的同时,带动经销商合作伙伴共同可持续发展。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也在加速拓展“数实融合”的客户触点生态,提升客户服务运营效率。随着聚合客户线上触点的梅赛德斯-奔驰应用程序在2024年整合上线,目前已有近900万中国用户创建了梅赛德斯-奔驰数字账户,畅享一键互联的便捷体验。

商责并举,一路奔驰有担当

秉承“商责并举”可持续发展观,梅赛德斯-奔驰联动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及公益伙伴,务实推动绿色转型,积极贡献社会发展议题,为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己力。

汽势传媒

在商业发展方面,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构建全价值链可持续发展范式。截至2024年底,几乎全部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的生产供应商已签署“愿景意向书”,共同践行“碳中和”的国家发展目标。其中,福建奔驰已实现百分百绿电供应;北京奔驰是首批采购绿电的在京企业,2024年共计采购3亿度绿电,其顺义工厂已实现百分百绿电供应。随着光伏面积扩充至约22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北京奔驰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于2025年初提高至90兆瓦峰值,可满足其高达20%的生产电力需求。

2025年是奔驰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年,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将迎来成立15周年。在华公益践行18载,梅赛德斯-奔驰依托星愿基金已建成了覆盖环境保护、文化艺术、驾驶文化、教育支持及社会关爱“4+1”领域的复合公益体系,获得近20项国家级荣誉奖项。

展开查看更多
正在加载中
加载失败,轻触加载
已经到底啦
暂无相关数据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