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PHEV纯电
272条内容
2025年,一大批纯电续航超过400千米的增程式车型即将上市,所以2025年对于增程式车型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因为它意味着,增程式车型,接近完全体,也意味着,多档DHT和增程式车型之争,已经可以画上句号了。
你听说过续航要上400千米的增程式车型要上市,但是你何曾听过哪家车企,要上市纯电续航超过400千米的多档插混车型?别说400千米了,插混车型纯电续航超过200千米的车型就四款,魏牌蓝山、岚图追光、领克08 、坦克500,都是CLTC工况。纯电续航最高的是魏牌蓝山的263千米(CLTC工况)。
我之前早就说过,多档DHT车型,因为更复杂的结构,更高的研发成本和硬件成本,更复杂的车内空间布局,所以根本放不下一块大电池,即使放进去了,成本一定会爆炸,而增程式车型,结构更简单,硬件成本更低,可以和纯电车型共平台开发的特点,让增程式车型往往可以用上一块更大的动力电池。
很多人非要杠,我只能告诉你,同样的售价,增程式车型的纯电续航,一定比多档插混车型要高。你别田忌赛马,就拿同等价位,纯电续航最高的增程式车型和多档插混车型去对比,你看看哪个纯电续航更高。这个结论不仅现在有效,未来也有效。
多档DHT相对于增程式,所谓的优势只剩下了一点,那就是高速能耗低一点,因为发动机能直驱,这只是理论上的,现实中能省个3-5%就不错了。我们退一万步,假设增程式车型跑高速馈电油耗是7升,多档插混车型是6升。简单算个数学题:
1 假设增程车(纯电续航为400公里,亏电7L/百公里)插混(纯电为250公里,亏电6L/百公里)
2 当俩车同时开400公里后,高速续航打个折,都打6折,增程式用电跑了240公里,用油跑了160公里,插混车型用电跑了150公里,用油跑了250公里,请问,它们消耗的燃油谁更高?
增程式消耗燃油11.2升,插混消耗燃油15升,插混多花了3.8升油,继续开380公里,这个差值才能补回来。
有人可能想说,那增程式大电池,充满电的花费,也比插混车更多啊?是的,但是啊,我提醒你一点,很多买增程式车型的都有家充,这个充电成本相比燃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一公里顶多六七分钱。而且谁天天跑高速?
我觉得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高速用车成本,等于日常用车成本,是谁规定了增程式车型上了高速就不准下高速还是怎样?绝大多数家庭,日常用车都是市区开更多吧,市区开的情况下,纯电续航200多千米的多档插混,和纯电续航400千米的增程式车型怎么比?
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谣言,增程式车型只能电机驱动,所以动力性能不如多档插混车型,因为多档插混车型,可以发动机和电机并联驱动。第一个并联不是你想连就连,为了低能耗,车企的策略都是中低速纯电驱动,即使你急需动力,电机的扭矩来的比发动机降档再升功率来的快多了。第二个,变速箱吭哧吭哧的拉转速,最高功率也就100千瓦出头,而增程式一般电机功率都比插混高了一截,电机的加速来的更快更直接,所以实际上从零百加速来说,同价位的增程式一般都强于多档插混。
在大电池时代下,其实用户关心的不是插混和增程技术谁先进,谁省油,不管选插混还是增程,抛开价格因素外,其实就一个核心点,谁的性价比更高我选谁,什么智能化、彩电冰箱大沙发那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纯电续航就是体现性价比的核心,2025年,增程式车型销量暴打多档DHT的局面,可能会愈演愈烈。
而且在展会现场,长城独树一帜的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也参展了,这套混动技术采用混联+4挡+前后轴双电机的混动方案,支持包括纯电四驱、纯电两驱、串联、并联两驱、并联四驱等在内的三擎九模智能切换模式,带来了堪比5.0T的动力输出,以及1.5L的能耗表现,整体技术实力达到了行业第一梯队水准,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比亚迪的销量构成中,插混反超纯电成了销售主力。11月,插混销售30.59万辆,纯电销售19.81万辆,结构从过去的1:1变成了3:2。这和今年整个新能源车市场越来越“混”的趋势一致。
吉利也是如此随着极氪宣布的超混入局,吉利银行、极氪、领克将全部有插混或增混的产品。奇瑞、长安、长城汽车概莫能外。
比亚迪:看不到丝毫慢下来的迹象
比亚迪11月乘用车销量达 504003辆,同比增长67.2%。其中,海外销量达30977辆,高端品牌方程豹与腾势分别交付8521辆和10002辆,仰望销售302辆。
显然,销量第一如今已经不是最大的看点,从11月数据来看,高端化、全球化倒是有目共睹,外加智能化,将是比亚迪继续发力的地方。
此外,比亚迪在插混市场持续发力,加速蚕食合资品牌同级别燃油车市场,尤其是比亚迪宋PLUS家族、元PLUS、海鸥、秦L DM-i以及海豹06 DM-i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有十余款车型销量破万。
总体看,目前还看不到比亚迪有丝毫慢下来的迹象。
奇瑞:可怕的增速
11月,奇瑞集团以280,463辆、同比增长32.2%的好成绩,刷新了自己的单月销量纪录。1-11月份累计销量高达2,305,411辆,同比增长38.4%。
然而,奇瑞新能源增速,才是最猛的。从11月开始,奇瑞汽车成为新能源销量增速最快的车企,11月新能源销量达7.8万辆,同比增长2.7倍,传统大厂独一份。
成立不久的iCAR开始起势,11月销售5,745辆,今年累销55,508辆。即将上市的iCAR V23广州车展预售当天就收获了超3万订单。智界品牌在11月销量达到1.1万辆,尤其是智界R7自9月底上市以来,累计大定已突破4.2万辆。
看起来,奇瑞不仅国内国外市场双开花,燃油和新能源同样进入收获期,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每每在公众面前说的“不客气”一直在兑现。
吉利:像极了当年飙升的比亚迪
第一,突破10万辆大关。其中,吉利11月新能源销量为12.2万辆,同比增长94%;前11月累计销量为77.7万辆,渗透率达到40%。
第二,爆款车型贡献突出。吉利银河11月销量达到7.5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2倍,环比增长18.5%。银河E5和星愿两款新车相继上市交付,是推动销量激增的关键因素。
第三,与比亚迪不同的是,11月,吉利汽车纯电动车销量达到91,333辆,同比增长17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s)销量为31,120辆,同比增长5%,随着2025年极氪增混的上市,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结构势必迎来改变。
总体来看,吉利的新能源转型可谓稳准狠。首先,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总销量的49%,创下历史新高。其次,分品牌看,领克新能源破2万,极氪超2.7万,吉利银河单月7.5万辆,有点像当年比亚迪起势时的势头。
长安:深蓝汽车立下大功
长安汽车新能源在11月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这是值得铭记的一个数字。
长安汽车前11月新能源累计销量超过64万辆。其中深蓝、启源和阿维塔三大品牌11月合计销量6.6万辆,占总比约66%。其中长安启源18,455辆;深蓝汽车36,026辆;阿维塔11,579辆。
值得一提的是深蓝汽车和阿维塔。深蓝汽车11月交付新车36026台,原因在于左手华为乾崑智驾,右手长安的超级増程,流量和技术双重加持,成为整个11月环比增长最快的品牌。
10月阿维塔刚刚破万,9月销量才4537辆。11月继续破万在于增程。12月2日,阿维塔11的双动力版上市,有望在12月迎来小爆发。
长城:魏牌蓝山成为门面
还记得11月结束的广州车展吗,3000多平方米的展台,长城汽车展台只展出20余辆的全新魏牌蓝山智驾版,且都是沧浪青配色,一眼看上去极为震撼。为何这么做,因为长城汽车要打响自己智能驾驶的名头,这是关键之战,是卡位战。
数据也给除了答案。长城11月总销量12.74万辆,新能源占比28.25%,远远落后于大盘。新能源车型销量同比增速只有15.2%,但魏牌蓝山11月卖了6488辆,成为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转型和智能化的门面。
然而,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长城汽车新能有转型依旧任重道远,11月新能源同比增长15.2%至3.6万辆,渗透率约30%。
与此同时,主打纯电的欧拉品牌,11月跌幅42.08%,1-11月累计跌幅高达40%,处境堪忧。亮点在于魏牌11月同比大增145.85%,11月卖出7,046辆,前11月累销45,920辆。
豪华品牌方面,上汽奥迪携全新品牌AUDI以及首款车型AUDI E亮相车展。据了解,这款新车是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平台——智能数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打造。按照奥迪与上汽的规划,未来三年将会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覆盖B级和C级市场,进一步完善奥迪在华的产品矩阵,扩大并补充现有产品阵容。
合资品牌方面,广汽丰田方面也表示将展开革命性的全体系构造改革,从商品定义、研发、制造、营销等各个领域,彻底重构自主能力,向“全方位自立化”目标迈进;广汽本田在本届车展上亮相了全新的烨P产品系列和全新的W纯电架构,并宣布年底将投产年产12万辆的生产线项目。到2027年,广汽本田将推出6款全新的纯电车型。
10月销量榜单自主品牌占比半数 比亚迪依旧霸榜
在10月厂商销量排名中,前十榜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比亚迪汽车以19.1%的市场占有率、431367辆的成绩依旧稳居第一。吉利汽车位列第二,该月销量194142辆。9月排名第三的一汽-大众被第四的奇瑞汽车以较小的优势反超,10月奇瑞汽车销量144499辆,同比大增59.5%,而一汽-大众则是141450辆,同比下滑7.9%。
排名第五的长安汽车虽然以129223辆车成绩超过了120000辆的上汽大众,但其却出现同比下滑6.0%的情况,而上汽大众则停止下滑,同比上涨7.9%。
同样实现超越的还有广汽丰田,从9月的第十名上升到第八名,销量为78877辆,同比下滑6.3%。紧随其后的是一汽丰田,同比上涨13.4%销量达到75892辆。长城汽车虽然排名第十,但却是其时隔多月重新回到榜单,该月销量为63848辆,同比下滑达到了22.4%。
在10月销量前十的车企中,自主品牌相较9月增加了一个长城汽车,总数达到了5家,其中比亚迪、吉利和奇瑞包揽了前三名。合资品牌中,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的同比跌幅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上汽大众和一汽丰田更是完成了同比增长的转变。
前10月销量比亚迪市场份额占比最高
今年1—10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前十名中,第1名至第7名的排位没有变化,比亚迪汽车以2897974辆的成绩远超第二名吉利汽车(1370401辆),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量,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其选择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并行的发展路线,尤其是比亚迪主打的插混车性十分符合当下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吉利汽车1—10月销量同比增长达到25.6%,增长同样离不开新能源车型的助力,今年下半年吉利旗下多款新能源产品推出后收获市场正反馈,这也表明吉利的新能源转型正式进入爆发期。
一汽-大众依然是出现在前五名中唯一的合资品牌,1—10月销量1300965辆,同比下滑11.3%。上汽大众则位列第六,销量为926091辆,同比下滑4.4%。上汽通用五菱成功超越一汽丰田跃居第7,该品牌旗下如缤果和宏光MINI EV等拥有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中拥有抢眼的表现。
第10名是东风日产,1—10月销量为526765辆,同比下滑达到10.0%。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原本靠着轩逸、天籁、逍客等燃油车占领燃油车市场的东风日产与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脱节,再加上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较为缓慢,因此近几年的销量下滑幅度不断增大。好在其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展示了加速新能源转型的决心,分享了“GLOCAL”模式下最新的智能技术成果,并正式亮相了新能源架构下的首款纯电车型——N7。新车的亮相,标志东风日产正式进入智能化、电驱化进程的全新阶段。
10月长安、奇瑞、理想新能源车销量超越特斯拉
10月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榜中,比亚迪以431367辆的成绩稳坐冠军宝座,比亚迪销量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对技术研发的巨大投入。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33.2亿,同比增长33.6%。得益于其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推出了第五代DM、e平台3.0 Evo、云辇以及易四方等技术,技术赋能产品,为新车上市即热销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名依旧是吉利汽车,销量大幅增长达到106148辆,同比增长达到84.9%,多款新能源产品的推出和市场的认可,让其在10月迎来了爆发期。在技术上,吉利于10月底发布了全球新一代超级电混——雷神EM-i超级电混,该技术的推出为吉利的新能源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上汽通用五菱的位置没有变化,仍旧排名第三,销量为82677辆。长安汽车、奇瑞汽车和理想汽车成功超越特斯拉中国,分别位列第四名至第六名。其中,奇瑞的同比增长达到惊人的416.3%。目前,奇瑞集团已经构成了奇瑞、星途、捷途、iCAR以及智界五大品牌阵容,旗下新能源产品基本覆盖了国内主流用户群体。
零跑汽车、赛力斯汽车和广汽埃安分别为第八、九、十名,其中零跑汽车已经连续多月创造月交付历史新高,今年前10个月的累计销量超过了20万辆,同比增速接近翻番。零跑汽车成功的关键在于抓住了增程技术的市场,推出了“纯电+增程”的双动力路线布局。数据显示,C10、C11和C16在10月的订单均已破万,足以见得零跑汽车的战略路线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
2024广州车展开幕了,本届车展上,重磅新车一箩筐,今天就来看看昊铂旗下的全新中大型SUV——昊铂HL,该车上市后将成为昊铂品牌的旗舰SUV车型,据悉新车将会搭载纯电或增程动力,最快会在2025年2月正式开启预售。
外观方面,昊铂HL采用“陆地游艇”的设计理念打造,车头是封闭式格栅配分体式灯组,其中日行灯分成上下两个部分,采用立体水晶灯珠造型设计,上半部分其实跟领克的日行灯有点像,点亮之后极具辨识度,大灯两侧设计有通风孔,带来不错的立体感,值得一提的是该车的封闭中网中间增加了很多点阵光源,具备波光智能交互灯语功能,可以呈现出比较个性化的内容,科技感挺强。
侧面饱满修长,能看出来体型确实够大,车顶线条平直,配隐藏式门把手和密集辐条轮毂,D柱上半部分银色装饰,营造悬浮顶的效果,车身包围一圈提供了镀铬饰条装饰,提升时尚感。充电口的位置设计的靠后,离尾灯比较近。
车尾设计的简单大气,车顶配有扰流板,配贯穿式尾灯组,两侧位置也提供了竖式灯条,提升辨识度。
车顶配有瞭望塔式激光雷达,车头进气口中间有毫米波雷达,后视镜、翼子板等位置配有摄像头,新车将会提供高阶智驾。官方宣称广汽的ADiGO Pilot NDA4.0将率先运用在昊铂HL上,可实现自动通过收费站功能。
内饰采用游艇式环抱座舱设计,提供“山海远望”仪表台,液晶仪表的位置靠近前挡风玻璃,离方向盘稍远,配备椭圆形方向盘和17.3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车机界面清爽整洁,搭载ADIGO 6.0智能座舱系统,集成端云一体AI大模型,带来智能化的交互体验。
车内提供有HUD抬头显示,采用贯穿式空调出风口设计,车内简化按键和旋钮,怀挡设计,前排提供双50W手机无线充电,扶手箱下方是冷暖两用冰箱。
内饰材质用的挺好,中控台面是皮革包覆,中间点缀金色饰条装饰,车顶棚等位置则是麂皮材质包覆,档次感挺高,采用电子车门,配可发光音响罩和氛围灯。
尺寸方面,新车长度为5126毫米,轴距3088毫米,大小跟魏牌蓝山差不多,车内也是2+2+2的6座布局,二排配备双零重力座椅,固定扶手配有调节屏幕,座椅支持12向电动调节, 包括前后、靠背角度以及腿托调节等,支持18点按摩,采用超柔NAPPA皮革包覆,触感柔软,填充厚实,乘坐舒适。二排地板纯平,座椅中间留有过道,方便进出第三排。
车顶采用前后两段式天窗设计,中间位置提供有大尺寸娱乐屏,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预计车内NVH方面会有不错的表现。
动力部分,新车有增程有纯电,其中增程版具体动力系统并未公布,不过官方宣称增程车型有350公里的纯电续航,放在当下也属于第一梯队了,预计电池组容量在50千瓦以上,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200公里。
纯电版本的续航在750公里,按照车辆的体型来看,电池容量预计会在100千瓦左右,采用800V架构打造,支持最高5C倍率超充,在补能方面会很方便。悬架方面,新车将会标配空气悬架和CDC电磁阻尼减振器,配备“空悬浮”智能数字化底盘,结合双电机,可以实现“原地漂移”转向。
事实也确实如此,此前欧拉黑猫等纯电车型由于成本控制方面不及比亚迪等品牌,导致卖一辆亏一辆,于是长城汽车也是立马停售,及时止损。
不过由于错过了纯电小车的风口,目前这一市场基本被比亚迪的海豚、海鸥,还有五菱的缤果纯电车型抢占,长城汽车已经很难在这一细分市场有所作为。
目前长城汽车的重心也是在品牌力更好,利润率更高的坦克品牌上,坦克300、坦克500还有售价干到70万的坦克700,坦克品牌也是目前长城汽车的利润奶牛。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营收914.29亿元,同比增长30.67%,这也是长城汽车连续第4年增长;净利润70.79亿元,同比增长419.99%;毛利润189.62亿元,同比增长60.82%;单车毛利润3.42万元,同比增长50.37%。
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来讲,魏建军的思维确实没错,一分钱一分货,长城汽车的产品质量好,自然售价高,油耗比同价位车型高一点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其他自主品牌车型,用料虽然可能没有长城好,但相同的价格可以换来更低的用车成本,这是消费者更为看重的。
魏建军只学到了余承东的“皮毛”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有余承东一张“大嘴”带来了华为系汽车声量与销量的遥遥领先,后有雷军霸屏北京车展,换来了一款SU7撑起一个小米汽车的神话。
这也让魏建军、朱华荣等一直主要在幕后运筹帷幄的实业大佬,开始频繁出现在镜头前,为自己的产品疯狂打CALL。
比如在营销层面,开始频繁走到台前,玩微博、开直播的魏建军,也成了流量大人,真诚的“人设”相当高明,大家会不自觉将踏实、干实事的形象,与长城汽车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产品质量可靠的标签。
同时靠着对中国汽车行业的乱象抨击,确实换来了一些流量,但要想做到雷军和余承东那样直接实现流量转化成为销量,还是比较难。
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长城汽车前三个季度的新能源累计销量有24.15%的同比增长,该博主对长城汽车的抨击似乎与事实不太相符,但具体来看只推出新能源产品的哈弗、魏牌、欧拉和坦克品牌中,只有坦克品牌有销量上的进步,前三季度累计售出169810辆,同比增长62.43%,剩下的三个品牌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尤其是纯电动品牌欧拉,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下滑13.46%。
蓝山智驾版搭载由1.5T发动机与P4电机组成的DHT-PHEV 系统,支持纯电、纯电优先和智能混动 3 种动力模式,以及经济、标准、运动、四驱、雪地、泥地和沙地共 7 种驾驶模式。这套动力系统最大综合功率达到380kW,最大综合扭矩达到933N·m,官方数据显示0-100km/h 的加速时间仅4.9 秒,馈电状态百公里油耗 6.6 升。 另外,两款智驾版车型均升级了可以调节悬架软硬的 CDC 减震器。
智能驾驶
蓝山智驾版的亮点当属其搭载的长城汽车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Pilot Ultra。全车配备了27个智能传感器,其中包括 1 颗激光雷达、3 颗毫米波雷达,基于 Orin-X 高算力域控平台,采用了视觉+感应的融合感知方案,可实现高速 NOA、城市 NOA、记忆泊车、倒车循迹、智慧躲闪等功能。
购车优惠与权益
智驾Max版,官方指导价 29.98 万元,适合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有一定需求,同时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虽然在部分配置上相较于智驾 Ultra 版有所减少,但标配的功能也不少,如 8295 芯片、Coffee OS 系统、6 音区语音交互、第一二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第三排座椅加热、副驾零重力座椅、12.3 英寸全液晶仪表屏、双 15.6 英寸中控屏、冷暖双用冰箱等功能配置,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标题:魏牌蓝山智驾版上市,30万的价格能否提升销量?
智驾Ultra版,官方指导价 32.68 万元。这个版本搭载了 52.3 度的电池包,WLTC纯电续航可达220公里,相比智驾Max版44.5度电池包和185公里纯电续航里程更长。同时,配备了 17.3 英寸的后排娱乐屏。
Hi4性能版集成了增程、并联、直驱等所有混动模式,三擎九模无感自适应切换,拥有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三种动力模式,能轻松应对各种出行场景。三动力引擎(前后电机+发动机)根据实际场景进行多种搭配,灵活匹配到最优工作模式,覆盖全工况低成本高安全出行。
同时,Hi4性能版打造了典型的解耦式四驱,在性能上展现了超越传统城市SUV的泛越野能力。
魏牌全新蓝山还升级了52.3千瓦时大电池,WLTC纯电续航里程220公里,WLTC 亏电油耗 6.6 L,WLTC 综合续航里程1343公里。
日前,全新魏牌蓝山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区间分别为为29.98-32.68万元。新车作为“智能 6 座旗舰 SUV”,主要针对座舱和智驾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并将搭载1.5T发动机+双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依旧支持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三种动力模式。同时,新车也亮相正在开幕的成都车展,并收获众多消费者的认可。
外观方面,新款魏牌蓝山整体保持着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基本与现款在售车型保持一致。前脸依旧采用封闭式的格栅设计,搭配两侧分体式前大灯,整体风格也是较为简洁。同时,前机舱盖上方保留了多条隆起的“筋线”,再加上下方大尺寸前包围,整体的视觉效果也是较为运动。而且,新车在车顶还配有瞭望塔式激光雷达,这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高阶的智能驾驶表现。
车身侧面,流畅型车身腰线从车头贯穿至车尾,搭配大尺寸轮毂的设计,也是营造出一定的力量感。同时,新车门把手采用弹出式的设计,相较于隐藏式门把手,这点也是更为实用。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156/1980/1805mm,轴距为3050mm。
尾部方面,新车给人的感觉也是较为稳重,尤其是厚重感十足的后包围,也确实会劝退一些年轻消费群体。同时,车顶上方保留了小尺寸扰流板的设计,再加上下方隐藏式排气布局,也营造出不错的运动感。
内饰方面,新车的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新车取消了现款一体式三联屏的设计,换装为理想汽车同款的“大电视”设计,不知道会不会挽救一些年轻消费者的喜欢。
同时,新车内置Coffee Link车机系统,并支持华为HiCar、WIFI热点等功能。配置方面,像倒车雷达、上坡辅助、全速自适应续航等功能也是一应俱全,基本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另外,新车也将采用2+2+2六座的座椅布局,第二排也是配备了独立的航空座椅,预计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为舒适的用车体验。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由1.5T发动机+P4电机组成的DHT-PHEV系统,并继续提供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三种驾驶模式。其中,普通版车型发动机最大功率125kW,Max版车型综合最大功率392kW。续航方面,与之匹配容量为44.5kWh、52.3kWh电池,WLTC工况下纯电动续航可达185km、220km。
动力方面,全新蓝山搭载了Hi4性能版,系统最大综合功率达到380千瓦,零百加速仅4.9秒,比理想L8还要快不少。同时还给到了220km的纯电续航里程,WLTC综合续航也达到1343km,无论城市还是跑长途都可以胜任。
Hi4性能版拥有“智能混动+纯电优先+纯电”三种动力模式,并可实现9种传动模式智能切换,因此做到各种工况都节能,使得全新蓝山的WLTC亏电油耗仅为6.6L/1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