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电子化之后,就可以变成智能采集的一部分,与车内中控集成,提供更多车辆状态信息。
6. 轻量化。
电子外后视镜显然重量更轻,对于操控和续航都是好的。
再看缺点!
1. 故障率。
虽然风险可控,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子设备比传统机械镜面更易发生故障,不仅是摄像头,还有车内的屏幕。
2. 维修维护。
由于电子外后视镜的功能强大,也意味着不低的成本和维修难度。
3. 使用习惯。
部分用户可能需要时间适应车内的屏幕成像,如果遇到功能强大的3D全景成像,可能还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考虑一下。
4. 延迟问题。
既然是成像采集,那么视频传输可能存在延时的风险,在时刻需要警惕路况的驾驶环境下,会影响判断距离感。
5. 费电。
电子外后视镜作为耗电设备,可能加速电池消耗,从这一方面来看,对于续航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当然,从功耗来看,就一点点。
6. 价格昂贵。
外后视镜+车内屏幕,包括成像的精度要求,电子外后视镜系统价格会远高于传统后视镜,因此不适合低端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