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5月份,特斯拉取消了在北美地区销售的Model 3和Model Y两款入门车型上所搭载的毫米波雷达,用实际行动坚守视觉感知派这一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马斯克认为,激光雷达的成本高,直言“用激光雷达的都是傻子”。
(图源:特斯拉汽车)
然而在当时,绝大部分车企更倾向于采用多重冗余感知方案,激光雷达的探测范围可达数百米,再利用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多个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可以确保智能驾驶技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小鹏P5将激光雷达放在量产之后,除了追求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车企跟进之外,还有一些为了实现无人驾驶的科技公司更是“壕”无人性,一款车直接用上了八颗激光雷达。
(图源:Apollo)
然而,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了几年,似乎遇到了瓶颈。
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的结合,可以让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能,但比较麻烦的是需要提前收集数据,以便于系统做出道路规划。
从小通此前的体验来看,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的组合确实可以让智能驾驶技术更安全,通行效率更高。
(图源:电车通拍摄)
但是,如果遇到在数据收集之后出现道路规划改动,系统有自己的走法,车机显示却有明显的滞后性,有的车型需要驾驶者接管,而纯视觉感知方案,识别到什么就显示什么,视觉效果更接近人类驾驶。
考虑到纯视觉感知方案面对极端路况下可能存在失灵情况,有车企选择“重感知、轻地图”的道路,其中比较激进的就是小鹏汽车,完全放弃高精地图,开始开发无图区域能力,未来将纯靠感知。
小通从官方了解到,无图区域能力可以避免出现环境干扰和“预验证”过程的出现,完全避免高精地图引起的“信息差”问题,同时也能减少高精地图收集数据带来的高成本,但这需要完全依靠智能驾驶系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