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的数字化转型方方面面,落在车联网上,针对带着“i”的用户,就是要在车内的现实世界和手机中的虚拟世界架起一座桥梁,给他们更好的消费体验。
毕竟现在一个有“i”人的虚拟世界基本都在手机里,社交、内容、服务、支付等等。
“所以不是要取代手机,而是如何实现车机和手机的联动。”一家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汽车业务负责人告诉HD Auto,以用户价值为依托,遵循用户的需求,“他要用手机,就要尊重他的习惯。”
宝马i系列之父Ulrich Kranz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离职法拉第未来后,他作为首席技术官参与创立了EVELOZCITY(后更名为Canoo),在此期间他曾接受HD Auto采访。
谈及车联网之时,Ulrich Kranz就表示,“传统汽车制造商开发专有信息娱乐系统和花哨屏幕的方法已经过时,因为大多数用户仅仅是希望在车内能够使用自己的手机,我们更愿意将开发一款简洁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连接使用自己已有的数字生活。”
苹果去年推出的新一代CarPlay正在努力从手机端“入侵”车机,而在国内,华为已经和多家车企合作,同样具备将手机和车机融合的能力,并且比苹果更有优势。
以此次鸿蒙座舱成功上车阿维塔11为例,是作为车企的阿维塔和技术提供商的华为双方践行技术共创、战略共赢的最新成果。
首先是让车机更像手机了。
在实际体验中,阿维塔11鸿蒙座舱保留了HarmonyOS在手机及平板的UX设计精髓,带来了极简交互、统一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高效的多任务操作。
中控大屏的屏幕上方常驻状态栏显示用户、信息、天气、时间等动态信息,底部常驻工具栏设有除雾、座椅加热、空调温度调节等常用功能按键,并可通过 HOME图标快速返回桌面,操作非常像手机界面,几乎是零学习成本。
同时,阿维塔11鸿蒙座舱搭载了50多款应用,其中有14款是新增应用。未来伴随着鸿蒙随想应用的增加,应用数量将升级超过100个。
在此基础上,通过华为账号这一纽带,阿维塔11鸿蒙座舱进一步打通了华为手机和车机之间的壁垒,登录同一个华为账号的手机和车机,可以手机和车机之间的自然接续、无缝流转。以音乐为例,车机与手机登录同一华为账号,在车机华为音乐应用内,设置中打开流转功能。手机上打开华为音乐,播放一首歌,自动流转到车机,通过车内音响播放。
此外,用户使用华为手机在花瓣地图绑定微信账号,即可把微信接收或者搜索到的目的地信息通过公众号信息,选择分享至Petal Maps,车机端就会显示目的地,方便车机导航定位。华为手机和阿维塔11鸿蒙车机还可以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映射投屏,非常快捷。
但后续将手机和车机融合,华为账号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许多车企也在试图融合手机和车机,吉利投资魅族,蔚来自己造手机,都想走这一条路,但这并不容易。
万物互联,并不遥远的未来汽车的智能网联又不能止于车内。
有战略眼光和强大实力的车企当下需要布局手机和车机的融合,这是短期内的全新选项:把汽车嵌入到手机开放的互联网生态,24小时在线,让手机和车机融合互补,而不是相互割裂,才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智能座舱体验。
AIOT或者说万物互联则是更远的目标,将用户的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实现进一步的融合。
简单来说,汽车产业融入AIOT,未来将打通车机+手机+各种输入输出设备,包括耳机、手表、手环、电视等智能家居以及各种IOT设备。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指出,若将智能网联汽车与庞大的商业生态体系对接,则汽车将进一步成为社联网节点,其关键的区隔点在于把车里的人也纳入到生态中,从而出现C2X(Cabin to Everything),商业价值将不再等量齐观。、
作为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一环,汽车产业不应该也不会缺席这个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的万亿产业。
如小米创始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所说:“车联网是未来科技的重要一环,汽车也是未来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智能终端。”所以小米汽车也在路上了。
此前备受关注的是苹果,苹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造了iOS、App Store等底层软件和生态系统,将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脑、平板电脑等多个硬件跨屏协作。未来,苹果如何将汽车纳入到这个生态中,或者基于汽车场景重构生态以实现主动服务,让用户在汽车内外的生活实现无缝衔接,抢占用户的时间高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