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院士也花了数小时的时间,分享了基于新能源技术的演进中,所涉及的眼下汽车行业的很多核心和热门问题,包括大家最为关注的车企内卷和竞争、智能驾驶路线、FSD入华、车企接入DeepSeek、固态电池等等。
欧阳院士表示,目前中国还是电动汽车时代,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初级1.0阶段,2.0时代是整车智能化,3.0时代是新能源智能化,真正3.0时代要基本完成可能需要到2035年。
汽车技术变革导致了市场结构性大变局,但技术是个长周期过程,市场变化是个短周期过程,没有长期积累的底气也就没有短期放大招,技术一定是厚积薄发,是长期理想主义的胜利。
欧阳院士预计,今年电动化基本上进入高潮了,插电技术变革高潮也应当快到了,整个电动汽车的基数已经比较大了,增速会逐步放缓,但是总量会大幅上升。所以今后几年,预计插混还会上涨,比如从40%涨到50%左右,纯电降到40%左右。
面对中国汽车行业整体的大变局,如何才能取胜?欧阳院士表示首先要理解变化发生的底层逻辑,这包括整体宏观经济和市场的变化,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的周期,传播营销模式和认知之间的转变,以及AI定义产品对行业的整体颠覆等等。
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初步预计接下来三五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很多大趋势。
关于DeepSeek对汽车行业的助力
今年春节以后,已经有超过二十多家车企宣布接入DeepSeek。
对于DeepSeek能在中国产生和爆发,欧阳院士认为这也是伴随政策推动,智能化技术厚积薄发,以及整体市场对智能应用的教育普及到一定阶段后,自然发生的现象。
DeepSeek之所以在全球爆火,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确在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比如开源;通过强化学习获得推理能力,减少了数据量;从通用模型到混合专家架构,减少了算力资源消耗量;以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保证数据集的高质量等等。
对于车企而言,这些都是非常显著的优势,比如利好国产芯片的发展,能对智舱能力进行优化。尤其是在智能驾驶领域,它能极大降低了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算力和算法的技术门槛,推动中国智驾发展,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随着智驾的不断演进,未来实现L3、L4级的自动驾驶,需要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转型,转到基于大模型的端到端模式。届时自动驾驶将使用DeepSeek的多模态版本DeepSeek V3,通过多模态来赋能自动驾驶技术。
当然,DeepSeek对汽车行业推动不仅仅是体现在自动驾驶,还能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工智能+”会全面爆发,贯穿到汽车设计、制造、销售、维保的汽车全产业链的方方面面,通过DeepSeek开源模型能让各行各业进行私有化部署,打造自己的AI智能体。
关于FSD入华和中国本土智驾的发展
在交流会举办的当天,正好传言已久的FSD在中国市场落地有了一些新的进展。特斯拉针对部分车辆,推出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该功能与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推出的FSD现行版本功能层级基本类似。
特斯拉FSD是智能驾驶行业天花板级别的存在,很重要的原因,首先是特斯拉通过七百万辆高阶智驾量产车和超10万P算力,叠加它的算法和数据,都构筑了与中国车企具有数量级差距的基础设施壁垒。
欧阳院士表示很多中国车企此前在美国也去试过FSD,其最新版本的确非常优秀,是中国智驾的强劲对手,所以此前他对FSD入华的确有些许担忧。
但随着中国智驾行业的技术发展,尤其是今年DeepSeek的突破,让算力无法与特斯拉匹敌的中国车企,在真正接入DS后,能够凭借相对低一些的算力,与FSD一较高下。所以现在他不用太担心中国智驾的表现不如FSD。
另一方面,今年中国的整个智驾行业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年初比亚迪将智驾拉到10万以下级的车辆,智驾就已经不再是高端的专属,而成为了全民都能享受的科技便利。价格不菲的FSD入华后,同样也将面临中国本土几乎无门槛的“全民智驾”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
在FSD入华消息发布后,特斯拉股价周二跌超8%,收盘价创下自11月7日(美国大选次日)以来新低,市值正式跌破万亿美元。
特斯拉股价大跌的原因,是路透社曝光中国用户对FSD的集体失望。大量车主反馈该系统未兑现马斯克承诺的自动驾驶能力。而同类技术,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车企几乎全都免费开放,特斯拉对标的很多中高端车型都标配自动驾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