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极星3上市,两款车型分别售价69.8万元、79.8万元。即使极星宣称这个价格已经比海外低了至少18万。但你要知道,此刻,时光已经行进到了2023年,电动争鸣早已是百花齐放、铺天盖地,无论动力、续航,还是座舱、智驾,极星3放在国内市场都很难支撑起这个价。
诚然,精英阶级永远需要比寻常打工人更贵的座驾以彰显品位身份,但在品牌形象、豪华认同没有高高筑牢的前提下贸然就高价,无异于异想天开,若非背靠大树的持续输血,其命运或已与高合一样,抱遗憾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
自命不凡,曲高和寡——此其二失也;
三
市场不是没有给过极星机会,其距成功最近的一次,是极星2:2020年中期入华,定位“行政紧凑级”车。
行政?紧凑级?这两个词单看都不陌生,但连在一起却又是那么的令人费解:这明明是一对反义词……
矛盾之处不止于此,极星时刻以设计为荣,但极星2的模样却与主流审美是那么的背道而驰:未封闭的前脸格栅、跨界的造型再加上2735mm轴距、后排凸起的地台——既未传递出电动物种的科技未来之感,也满足不了实用主义者对空间的需求。而450km的续航表现,更是在竞品普遍突破600公里的背景下显得颜面扫地。
诚然,29.98-35.88万的定价,极星拿出了走量的决心,人们也看到了其正刚Model 3的希望,但当我们把时间线捋得更细一些后又会发现:极星2首发时的售价高达41.8万元,后续才下调至现价区间,已然错过攻掠市场的最佳时间。
而后续的价格闪崩,即使业内从业者也始料未及:2022年,有媒体同行,以20万的价格,入手了一辆当时指导价为41.8万的顶配二手极星2,以为自己捡到了宝,并美滋滋地说出了一句在当时看来无可辩驳的至理箴言:无论什么车,打5折都香甜!
但如今,同款车型在闲鱼上已经跌进了10万以内。
错失走量,价格崩盘——此其三失也;
四
极星4,算是极星重振旗鼓、渴望走量的又一次尝试。
但显然,殊“名”同归:和它的三个兄弟们一样,极星4又一次成为了市场保有量罕见的“稀世”车型。
不过,有一说一,论身姿造型,极星4比它的兄弟们更容易辨认。毕竟,它浑身散发着极氪001的气质。
但事情的反转之处在于:从品牌、定位以及售价来看,它貌似是极氪001的强化版,但当你从产品力的角度逐帧逐句地分析后又会发现,它未必比极氪001甚至是007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