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SU7 Ultra> 小米SU7 Ultra功率> 摘要详情

小米SU7 Ultra也要针对外观、底盘以及电池等部件进行全方位

小米SU7 Ultra也要针对外观、底盘以及电池等部件进行全方位

摘要来自:《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时大定1万台》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时大定1万台》的片段:

52.99万起的上市价格,之所以能引起巨大讨论和关注,是因为小米SU7 Ultra做到了高性能的同时,还将价格打了骨折。为了实现性能目标,小米SU7 Ultra搭载两台V8s电机和一台V6s电机,综合输出功率1548马力, 0-100km/h加速1.98秒、0-200km/h加速5.86秒,设计最高时速350km/h。结合起售价格来看,新车1马力约等于342元,这样的性价比性能怪物在之前可是不多见。

当电机功率大幅提升之后,小米SU7 Ultra也要针对外观、底盘以及电池等部件进行全方位的升级。首先在电池方面,新车换装了赛道版同款高功率电池包,至高放电功率1330kW,电量仅剩20%时也能拥有放电功率达到800kW,而配备快充以后,5.2C的最大充电倍率,电量从10%充至80%,仅需11分钟。

3173.jpg

不仅于此,底盘也经历了全面升级调整,直接上了赛道化调校,标配闭式双腔空气弹簧、高性能阻尼可变减振器,标准模式更舒适、运动模式支撑性更强;另外小米SU7 Ultra还给到了一系列的高性能装备,例如碳陶瓷制动盘、Akebono前六后四活塞制动卡钳、21英寸倍耐力P Zero 5轮胎等等。

有点离谱的是,雷军还怕你觉得52.99万起有点贵了,所以直接送至高9万元权益,包括15件碳纤维部件、送经典拉花;碳纤维尾翼或车漆和内饰二选一;5年基础保养;Xiaomi HAD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终身使用权等等。而且真正需要花钱选装的配置,其实并不多,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碳纤维车顶和智能冰箱,选装价分别为4万2、2万5以及2000元,选配价格确实不贵。

3172.jpg

先期上市的是标准版,雷军现场还表示81.49万的纽北限量版,它的配置几乎和我们挑战纽北的配置一模一样;而竞速版则也要等到车型纽北挑战完成后上市,不过小米已经给出了竞速版套件10万元的价格,也就是说小米SU7 Ultra的竞速版上市价格大概会在63万左右。

在达到性能维度的同时,小米SU7也不忘舒适性和智能属性,50W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头枕扬声器、自动空调、后排出风口以及手机远程控制等功能,在配置上它几乎与小米SU7完全一致,而且前排座椅不光有加热/通风/按摩,还换用了运动型座椅,在激烈驾驶过弯时的侧翼支撑响应速度提高35%、支撑面积提升100%。

3175.jpg

52.99万元的起售价格,打动的不只是那些在15年前因为热爱而选择相信的人,其实还有喜欢跑赛道群体以及一大批的年轻用户。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定价上的优势,都转化为了小米SU7 Ultra大定上的推力。根据小米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新车10分钟大定就已经突破6900台,2小时大定突破10000台。

这个数字对于熟悉性能车的用户来说,一定会觉得有点离谱。在中国市场,去年全年BMW M品牌,以BMW M2、宝马M3和宝马M4为代表的BMW M高性能车型,销量在其各自细分市场排名第一,而且梅赛德斯-奔驰AMG旗下的产品也受到了不少年轻用户追捧,2024年在中国的总销量也不过1.6万辆,相当于小米SU7 Ultra这波卖出了两大高性能品牌快一年的订单量了,就这还没包含奥迪RS的销量情况。

▲ 你确定能控制得住小米SU7 Ultra?

小米SU7 Ultra这次给的车系配置也是简单粗暴,52.99万的标准版,62.99万的含竞速套装的版本(包括一系列的高性能配件升级),还有就是81.49万的纽北限量版,其中纽北限量版几乎就是合法上路的赛道机器打造标准了,应该会是一台带防滚架的2座车,所以这版本更多地是给热血爱好者准备的。

3177.jpg

真正想起量的,其实还是标准版以及竞速套装,很好的动力性能,加上一系列的强化升级,应付赛道日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小米SU7 Ultra主打高性能这条路,走得通吗?新车的到来除了想完成品牌升级以外,一款产品的推出当然是也想挣钱,这点无可厚非,但参考以往主打运动性的品牌,没有几个有好下场。

别跟我提宝马,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已走过百年辉煌,生产出无数经典性能车型,那是另一码事儿,而且去看看纽北的赛道日就知道了,停车场摆放最多的车型,是哪几个品牌。而在中国市场当中,“性能车”长期表现不佳,几乎都是小众车的分支,只有一小部分群体在“真正喜欢车在玩儿车”。

3174.jpg

就拿在国内赛事上投入最多的吉利汽车为例,近些年来领克汽车在TCR赛事上投入不小,并取得了相当不赖的成绩:

·2019年 首年参赛即夺冠:领克Cyan Racing车队首次征战WTCR,斩获 9个分站冠军,助力车手 扬·埃赫拉舍(Yann Ehrlacher) 夺得年度车手总冠军,车队获 制造商年度冠军;

·2020年卫冕双冠:领克车队蝉联 车队总冠军,扬·埃赫拉舍成功卫冕 车手总冠军,全年赢得 6场分站胜利;

·2021年三连冠传奇:领克实现 车队三连冠,车手 圣地亚哥·乌鲁希亚(Santiago Urrutia) 为车队再添荣誉;

·2023年重返巅峰:领克03 TCR赛车在TCR世界巡回赛中再次展现强势,中国车手 马青骅 在匈牙利站夺冠,成为首位在该赛事夺冠的中国车手。

3176.jpg

领克通过TCR赛事验证了其性能与技术可靠性,同时以赛场成绩反哺民用车型研发(如领克03+ Cyan定制版),再加上多年的冠军成功塑造了“运动性能”品牌形象。但由于国内用户关注TCR赛事比较少,似乎也只有汽车圈内人比较关注这些,比赛上的漂亮成绩无法直接转化为销量助力,例如领克03这款很能体现领克品牌形象的车型,在去年全年累计销量只有5.45万辆。

而且除了领克以外,广汽传祺也推出了影豹这样的运动型车,可是多番尝试后发现,这条路其实是走不通的,这是燃油车时代基础技术层面的落后所致,跟BMW M这样的车型产品,根本没得拼。而且考虑到中国市场特有的消费喜好特征,由于驾驶环境没什么乐趣,用户对驾驶感知不深,喜欢又大又智能的工具车,所以先前自主品牌尝试主打操控、主打品牌的汽车品牌几乎没有好下场。

3166.jpg

但在新能源时代也迎来了全新改变,智能化、电动化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全新机会。我就是燃油旧时代的高性能车用户,说实话以往的豪华高性能燃油车除了奥迪RS的某些车型产品以外,宝马M以及奔驰AMG等几乎都很难兼顾到日常家用使用维度,除非你老婆还能接受燃油性能车的,否则你连购买的权利都没有。

但现在不一样了,像小米SU7 Ultra、极氪001 FR以及EMEYA繁花这样的产品,在兼顾日常和赛道的同时,还有着不少智能化以及舒适性装备,甚至就连智驾都直接安排,这样的产品特性让性能车市场,完成了彻底的产品迭代。

3168.jpg

但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SU7 Ultra的性能确实很“小米”,但整车高达1548马力的综合输出功率,你真得能驾驭的了吗?新车2小时后,大定突破1万辆那批用户,或许有超过80%都是真实订单,参考小米SU7本身的热度,退订几乎都不会受到影响,但不是谁都能驾驭地了这台车的。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