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充分证明了一件事,当传统大厂找对了方向,大象完成了转身,完成了从0到1的启动,从1到10就不会太慢。
更重要的是,中国车市价格战越打越凶,甚至出现了“一天之内9家车企接连宣布降价促销”的名场面,市场竞争将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极越汽车已经暴雷,哪吒汽车则初露端倪,像早前的威马和高合已经淹没在历史洪流中,未来,必然还会有新能源品牌倒下。这一点,行业大佬已经形成共识,未来中国车市只会有五六家车企存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显然是依靠实力更雄厚、背景更强大的国有汽车集团的二代新能源品牌,更有机会存活。当然,这不是说没背景的新势力品牌就一定会倒下,而是它们更大的概率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比如成为大企业的卫星厂,或者是联盟性质的存在。
但是,吊车尾的品牌一定会被淘汰。这里指的是所有的品牌,不分合资、自主还是新势力、二代新能源。
积极学习新势力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它们的经验在于快速打造出了爆款车型,然后由点及面快速铺开,从而站稳了脚跟。同时,它们在营销方面也走出了和传统燃油品牌截然不同路径。比如推出直营店模式,推出了一套透明高效的流程,极大提升了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营销方面,新势力品牌的高管们躬身入局,亲自带货,把市场热度炒到最高。
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小米汽车。小米汽车在从创办到交付,乃至超额完成13万辆成绩的所有过程中,雷军凭借一己之力拉高了小米汽车声量、关注度和品牌影响力。
雷军在交付现场为车主开车门,开创了车企老总的先例;各种直播,从来都没拉下,甚至还搞了一个跨年夜直播,观看人次高达3788.4万,在线峰值人数达49.6万,点赞数超1.2亿,其努力程度甚至被何小鹏吐槽:“搞得我们好累!”
雷军之前,汽车圈最活跃的车企大佬则是李斌、李想和余承东。他们此前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发声,以犀利的批评闻名于世。蔚来、理想和问界,成为了那个时间段的顶级流量。
如今,传统大厂二代新能源品牌经过了几年的冷启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在2024年集体爆发。从销量上看,阿维塔、岚图、智己、深蓝、极氪都取得了各自创纪录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