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充电效率这边,初中物理就已经讲到P=IU,想要提升充电效率,要么就是加大电压,要么就是加大电流,如果电压和电流都能够加大则更好。由于大电压充电产生的热量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所以业内主流的快充方式就是大电压充电,800V快充自然就成为了主机厂宣传的重点。
特别是在2024年,800V高压平台已经成为了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标配,部分车型甚至20万元以内就能够买到。可以想象的是,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补能效率上的内卷将更加严重,没有800V加持的特斯拉在充电效率上已经落后于国产新能源汽车不少。那么,特斯拉究竟是哪儿来的底气迟迟不推800V呢?
特斯拉自建充电网络已经完全,800V快充只是噱头?
就充电效率而言,想必特斯拉自己也知道800V超充的优势,但特斯拉毕竟是以追求极致的成本控制闻名,如果也给到800V超充,势必要用到更高电压的电池、充电模块、线束等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的成本又相对较高,显然不符合特斯拉的造车理念。另外,频繁使用快充对电池的伤害也更大,更何况是800V这样的大电压快充,
除了成本会更高外,更直接的还是在特斯拉看来,800V超充目前只是噱头。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即使车辆达到了800V的标准,充电桩的功率上不去也是白搭,而目前市面上的充电网络很少有支持800V超充的充电桩,在全国范围内近300万根充电桩中,超充桩的数量占比甚至还不足十分之一,主机厂所重点宣传的800V超充很难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
特斯拉迟迟不推800V超充还有一个现实因素就是特斯拉现有充电网络已经比较完善,且V3充电桩的充电效率也能达到150kW以上,在二三线城市也很容易找到。加上特斯拉车型电池包本就不大,现有V3充电桩完全能够满足用户对补能效率的需求,如果全部升级到800V平台,不仅整车制造成本会增加,充电桩的建设成本也会暴增。
综合来看,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核心优势就是完善的自建充电网络以及三电核心技术,即便在配置以及用料上被黑了这么多年,但市场地位和销量依旧没有受到影响,这才是国产新能源汽车该重视的地方。如果仅看PPT,随便哪款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汽车都能完胜特斯拉,但在最终用户体验和品控上可就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