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开路之后,是以“希望”建立护城河。而上汽通用今年将推出的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就带来了希望。
这套整车架构有没有这么神?今天不以“概念造神”,单说上汽通用对中国汽车市场的理解力,就在这套架构上体现地非常直观,甚至我们可以说上汽通用的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就是“整车架构界”里的一口价——因为它直接朝着合资品牌最需要升级的三点来了,本土化、本土化,还是本土化!
当然,这也衍生出了汽车有文化对于该架构的三个猜想:
猜想一:冲刺“半价理想”赛道
去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理想的和没理想的都发财了,剩下的是中间举棋不定、愤世嫉俗的大票车商。
零跑像素级模仿理想,而被戏称为半价理想,并且卖得很好——这再次说明了一件事,汽车行业的模仿和致敬是没有边界、也是不可耻的。甚至只要能把车卖好,众泰也能有保时捷的市场地位。
上汽通用要不要加入“半价理想”这条赛道,个人看来很有可能——零跑严重的产能不足以及在建的新建与金华工厂,说明“半价理想”的供给量远远没有达到顶峰,甚至不到消费需求的一半容量。
上汽通用的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可支持轿车、SUV 、MPV等多种车身形式,并且支持纯电、插混、增程的多种动力总成形态——既然增程都做了,不加入就太可惜了。
合资做增程,大概率是降维打击,当然,这不是说技术上到底能让消费者感知到多少领先,而是做增程对于这些在燃油车上有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品牌来说,几乎是没有成本的一件事,规模化效应和产能那就更不用担心。
上汽通用做“半价理想”,不止有技术条件。自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以来,上汽通用就抛出了一个“多10%”的概念,这在性能车、豪车上可能没有什么杀伤力,但在家用车上却具备相当的诱惑力——如果说零跑用半价做100%的理想,那么上汽通用就可以做到110%的程度,并且还有品牌口碑兜底,普通消费者到底选谁不言而喻。
猜想2:向“小米SU7”开炮
在高合爆雷的贴子里,听到最多的惋惜就是“这车真帅,如果卖便宜点就好了”。
对于网友的回帖,小鹏默默的回了一句收到,并在去年年底推出了P7+,结果也很明显。实际上,虽然有大量的品牌挤在了20万-30万元级别的运动智能车市场,但这一市场也远远没有到饱和的程度。
所谓的“饱和”,一指市场容量,二指品牌流量。
合资品牌的营销焦虑,很多时候不是来自于费用问题或是渠道问题,而是感知到了自己和当下时代传播节奏的格格不入,换句话说,合资和自主以及新势力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割裂感。这种割裂感,才是导致了“合资都是落后”的罪魁祸首。
尤其在小米SU7、小鹏P7+的市场区间里,我们更容易看到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上的不自信,小米SU7推出的一年时间里,合资品牌也没有带来类似的产品参与竞争,就足够说明了这一点。
合资品牌应该尽快向小米SU7开炮,这是重回主流视野的特效药。
上汽通用的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就有这种可能性,一方面,这套架构整合了奥特能2.0多元驱动平台、全新一代智能座舱平台以及全新一代智能驾驶平台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还包含了全新一代智能底盘系统,具备线控转向、四轮独立驱动等能力,并针对晕车和极限路况进行了全新的针对性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