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2025年中国L2/L3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到50%,2030年将达到70%。端到端概念引发新一轮技术竞赛,高阶智驾普及率加速提升,智能驾驶头部企业风头正劲,是登陆资本市场的绝佳机会期。
不过,此起彼伏的敲钟声之下,难掩智能驾驶行业的最大困境——缺钱。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智能驾驶企业对资金需求量巨大,亏损依然是摆在所有智能驾驶企业面前的难题,寻求资本“输血”是眼下唯一的出路。
01
从ADAS到Robotaxi全面开花
2024年上市的五家智能驾驶企业,在业务布局和技术路线选择上代表了几种不同的方向。
地平线是目前中国本土OEM的第一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软硬件结合是它的最大特点,能够提供包括征程系列智驾芯片,以及从主流高级辅助驾驶到高阶智能驾驶的各类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前十大OEM均为地平线客户,截至2024年上半年,地平线的智驾方案已经累计搭载285款车型。它还与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成立了合资公司。
和地平线一样,黑芝麻智能也是国内少数涉足智驾芯片的企业,先后推出了华山系列智驾芯片,以及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在车规级高算力SoC供应商排名中,黑芝麻智能2023年的出货量全球第三,仅次于英伟达和地平线。
除了智驾芯片和解决方案这一主营业务,黑芝麻智能还涉足智能影像解决方案以及车路协同领域。
小马智行是专注自动驾驶技术的企业,是国内营收规模最高的L4级自动驾驶公司,核心业务来自自动驾驶卡车,占比超7成,目前拥有190辆无人卡车车队。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是小马智行另一大业务,目前运营超过250辆Robotaxi。
在众多L4起家的自动驾驶公司纷纷转向L2后,小马智行坚守在L4阵地,和百度、Waymo以及特斯拉站在同一战线。
相比之下,同样以L4起家的文远知行,更追求自动驾驶业务的多样化,提供自动驾驶网约车、随需公交、同城货运、智能环卫以及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多种服务,收入来源也更多元化。
最新上市的佑驾创新,是众多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中率先跑出来的一家。在智驾领域,佑驾创新提供包括L2级辅助驾驶iSafety、L2++的高阶智驾iPilo,以及L4级全自动驾驶iRobo,主打高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