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工信部的申报表明其对将Cybertruck引入中国市场的决心。这款车型在国内拥有极高的人气,尽管销量可能不会特别大,但作为特斯拉产品线中的独树一帜之作,它仍然能够吸引许多资金充裕的爱好者。
Cybertruck到底会不会入华?
目前,特斯拉的所有车型都已登陆中国市场,包括Cybertruck也出现在国内。虽然它并非通过官方渠道引进,而是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进入,但在国内暂时被归类为货车,并且市场售价高达350万元人民币。
特斯拉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尽管中国消费者对皮卡的兴趣不高,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即便销量不是重点,Cybertruck的推出依然能够增强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因此,推出这款产品是必要的。
尽管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曾提到,Cybertruck在中国合法行驶面临诸多挑战,但公众注意到,特斯拉中国官方网站目前列出的5款车型中,并未包含已于2023年12月在美国开始交付的Cybertruck。
12月初,特斯拉中国官方明确表示,Cybertruck暂时没有入华销售的计划。这意味着特斯拉官方现阶段并不认为这款车能够解决合法上路的问题。
Cybertruck的合法上路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
Cybertruck的体积相当庞大,其车身长达5885毫米,宽达2026毫米,这样的尺寸超出了国内多数停车位的标准,这在转弯、掉头或超车时可能会对驾驶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Cybertruck吸引人之处还在于其独特的不锈钢材质。为了与这种材质的特性相得益彰,Cybertruck采用了一种特别的设计,使其外观看起来充满科幻感,同时在车头和尾部等多处运用了尖锐的线条设计,进一步强调了它的前卫造型。
依据中国自2018年起执行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规定,任何可能与人体接触的乘用车内外部件均不得有尖锐凸起。然而,Cybertruck车体上存在众多尖边和锐角,这显然与上述国标相悖。
为应对这些挑战,Cybertruck的设计或许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然而若转向柔和的轮廓设计,其标志性风格将遭遇颠覆性变革,偏离了该车型最初确立的独特定位。尽管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但如何权衡,是否值得特斯拉对Cybertruck进行如此彻底的重塑以适应市场,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可以说,特斯拉一直渴望将Cybertruck引入中国市场,但所面临的挑战似乎比预期的要多。由于中美之间的法律法规和道路交通环境存在显著差异,Cybertruck要想进入中国,必须克服一系列难题。
如果入华,前景如何?
尽管Cybertruck已在工信部完成了申报程序,但从现实角度看,它距离进入中国市场仍需跨越重重障碍,粉丝们或许还需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可以肯定的是,即使Cybertruck最终登陆中国,也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十分明朗。
首要面临的是市场容量的问题。不同于美国市场,皮卡在中国仅是一个小众车型。尽管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取消了对皮卡进入城市的限制政策,但皮卡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依然未见明显增长,与轿车、SUV和MPV等车型相比,其市场表现差距较大。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4年1-10月国内皮卡销量累计为42.7万辆,同比增幅仅为1.8%。除长城汽车外,其他主要皮卡厂商并未大规模进入市场,且新能源厂商如比亚迪也尚未对皮卡市场发起显著冲击。这表明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对皮卡车型的兴趣普遍不高。Cybertruck若进军中国市场,也可能面临同样的挑战。
其次,关于价格方面,Cybertruck在美国市场的入门级后驱版本起价为60,990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4.3万元,而顶级配置的价格则高达9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72.6万元。然而,通过平行进口渠道引入中国的Cybertruck售价竟超过了350万元人民币。这样昂贵的价格可能会让许多潜在买家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Cybertruck标新立异的造型、庞大的车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它过于特立独行,比较适合当作“土豪们的玩具”,提升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不太可能为特斯拉贡献多么大的销量,也不太可能改写国内皮卡市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