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的原因,肯定是销量上的压力。2024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累计销量129.4万辆,同比下滑2%,而马斯克为特斯拉制定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180万辆,也就是说,特斯拉需要在第四季度实现51万辆的交付,这个难度相当大。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特斯拉迫于销量压力,在近日推出了“限时交付、尾款立减”的政策,变相给Model Y进行降价,让这款车的售价降至历史最低,同时也是全球最低。与此同时,马斯克也给特斯拉制定了“2025年销量增长20-30%”的目标。
从目前来看,特斯拉还没有做好推出一款全新车型的准备,那么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唯一的选择就是推出Model Q这样的低端车型,快速扩大销量规模。特斯拉在技术和设计方面已经很成熟,推出低端小车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准备像苹果那样,靠FSD等软件来挣取一部分利润。此前马斯克也表示,即便是Model Q这样的低端车型,也不会缺少自动驾驶能力。而一种智驾系统要想快速迭代,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使用范围、积累更多的路况信息数据,这也使得特斯拉必须扩大规模。
除此之外,用Model Q来扩大销量规模,也有助于特斯拉降低生产成本。Model Q定位虽然比较低,但采用的却是跟特斯拉其它车型一样的供应商体系和生产线,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同样的一款车,生产10万辆和生产100万辆,在成本上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Model Q前景如何?
对特斯拉来说,生产Model Q不会遇到什么难题,这种小车采用的本来就是成熟的技术和生产工艺,以特斯拉的能力,打造一款性能强大的低端小车并不是什么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真的这么容易,特斯拉就不会一拖再拖了,因此它也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产能问题,除了上海工厂之外,特斯拉在全球其它地方的超级工厂扩张产能都没那么容易,在柏林等地的工厂经常被各种场外因素干扰,而Model Q这样的低端小车一定要大规模走量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如何给这款车安排足够的产能,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是前景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定位3万元以下低端市场的Model Q应该会得到不少用户的认可,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款车即便是低价,起售价也达到了14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并没有多少竞争力,同级别的比亚迪海豚,起售价仅为9.98万元。因此,这款车要想取得不错的发展,可能要在中国之外的市场上发力。
然后就是品牌问题,目前特斯拉在全球的形象依然比较高端,海外不少媒体甚至把特斯拉直接归入豪华车的行列,如果Model Q大规模走量,势必会稀释特斯拉的高端属性,影响特斯拉旗下其它车型的销量。从低端市场进入高端市场不容易,从高端市场进入低端市场同样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