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40i搭载S58B30A直列6缸发动机,该款发动机诞生自1972年,随着赛车运动部门(BMW Motorsport)的成立,BMW便开启了对直列6缸发动机在性能层面的探索。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诞生了多款令宝马粉丝印象深刻的发动机,比如搭载于宝马M1中置跑车、M635Csi中的M88系列,搭载于M5(底盘代号E28和E34)、M6(底盘代号E24)等车型的S38系列,搭载于M3(底盘代号E46)、Z4 M(底盘代号E85或E86)的S50、S52和S54系列,再到底盘代号为F80、F84的M3、M4等所搭载的S55系列直列6缸发动机,它们都通过一脉传承的方式推动着宝马在驾驶操控领域中的一往直前。
如今,在底盘代号为G42的M240i中,该款直列6缸发动机继续发挥着传承BMW运动基因的使命,并在更为小巧、灵活、轻盈的M240i中为我们提供更为极致、纯粹的驾驭乐趣。
踩下刹车,摁下启动按键。此时,这款已被我唤醒的S58B30A发动机除了采用宝马引以为傲的双VANOS可变气门正时系统、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系统以外,还应用了350Bar的燃油直喷系统,通过精准的控制策略,在低负载工况下拥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在高负载工况下,能够有效控制汽缸工作温度,使其保持稳定的高功率输出。
内部运转部件的核心是锻造曲轴,其出色的抗扭刚性使其能够承受极高的转动扭矩。同时,轻量化设计更是符合了发动机的高速运转诉求。此外,活塞连杆轴承与S63B44T4的V8 4.4T发动机相同。
缸体采用了封闭式水道设计,优化散热的同时,还拥有足够的刚性,再配合缸壁电弧铁离子涂层技术,为更高的燃烧压力和强劲的动力输出铺平了道路。
缸盖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可以实现铸造技术难以企及的复杂结构设计。不仅能够降低重量,其复杂的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还能够对冷却剂管道实现更为合理的布局设计。此外,缸盖还集成了宝马第四代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组件。
不过,尽管应用了诸多前沿技术,仍没有采用主流的缸盖集成排气歧管技术,主要原因是宝马认为在以性能为先的前提下,传统分离式排气歧管设计能够在高负载工况下具有更好的热管理效果。
M TwinPower Turbo技术的最新体现是两个单涡管涡轮增压器,它们分别向1-3和4-6汽缸提供高压废气。通过使用升级的压缩机和由低温回路提供的间接中冷器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优化流量后的进气系统减少了压力损失,而电子控制的泄压阀可以快速开/关,能够有效增强动力响应性。
油底壳与上一代S55系列发动机相同,均采用镁合金材质制造。但是在结构上汲取了赛车技术,采用双腔式和一个集成式吸入通道的设计。
工作原理是油泵先从较小的腔室中获得稳定流量的润滑油,而当需要更多流量时再从大容量腔室中获取。使得发动机在仅需7L机油量的前提下,可在发动机高负载工况或车辆在极端的横向(1G)或纵向(1.3G)加速度中获得稳定且高效的机油润滑效果。
与此同时,S58B30A发动机搭载了三个大型散热器和一个独立的机油冷却器,以便更高效地控制散热。
作为偏向于性能的发动机,BMW在M Competition版本中为其量身打造了M Sport排气系统,在以震撼、澎湃的声线释放它的力量的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首先,双排气支管直径分别为100mm,内置定制的消音器以及电控阀门可以让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包括标准模式、Sport模式和Sport+模式中爆发出各具特点且富有层次的声浪效果,而在两个排气管支管的末端集成了颗粒捕捉器(GPF)以减少排放。
综合上述技术,S58B30A发动机可以在6250rpm时爆发出353kW的最大功率,在2650~6130rpm时爆发出600Nm的最大扭矩,与来自于采埃孚的8挡M Steptronic变速器的配合下,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