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元戎启行CEO周光表示:“本轮融资的完成,代表我们的技术实力和工程化能力已经得到汽车产业链的深度认可。下一步,元戎启行将结合投资方及合作伙伴的资源优势,通过智能驾驶赋予AI类人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最终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我相信通用人工智能时代,AI会成为基础设施,也坚信元戎启行会是AI 3.0时代的主要参与者。”
根据官方说法,元戎启行目前已与多家主流车企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十余款车型量产,涵盖了轿车、SUV、MPV等各种车型。
目前,已经有超2万台量产车进入消费者市场,预计明年这个数据将达到现在的10倍。
有句话叫,打铁还需自身硬。能拿下这么多量产定点项目,云戎启行也是下了苦功夫。
2023年,元戎启行推出了国内首款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可实现全域点到点功能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DeepRoute-Driver 3.0。
这套系统拥有更精准的感知能力,可以识别出精细划分的道路信息,比如车道线、交通信号灯、路标、提示牌等。也就是说,不必由高精地图提前“灌入信息”,临时建模建图,它同样手拿把掐。
另外,Driver 3.0还能实时定位车辆位置,精准判断车辆所在的车道以及与旁边车道线的距离。
自此,在Driver 3.0的支持下,智能驾驶汽车可以换上性价比更高的普通导航地图,同样可以带来安全、可靠、自由、连贯的智驾体验。
甚至,为了让别人相信“无图且可用”,元戎启行还推出了“板车试验”。
什么是“板车试验”?就是由客户指定地点,将板车拉着测试车抵达该地点后立刻开测,从而验证能力,所测试的场景覆盖县城、小巷子、内部道路等。
还真别说,这样的测试效果非常不错,元戎智行得到了主机厂客户们的认可,也悄悄地冲击着“智驾三强”的名衔。
对此,元戎启行CEO周光也表达过,在经过多项能力的比拼后,元戎和M厂、H厂已成为“高阶城市NOA三强”,比后面三家“遥遥领先”。
这个有点隐性的说法,欢迎大家对号入座。
当然,智驾之路非坦途,元戎启行的野心岂止于“抛弃高精地图”?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技术永远为王,因为技术代表了公司的未来。
元戎启行,当然也不例外,在研究“无图”方案的同时,早就在积极布局端到端技术了。
元戎的思考很直接,他们认为,只有“端到端”,才是彻底化的“无图”。
我们之前给大家科普过,端到端模型,是将感知、规划,乃至控制等模块集成到一个神经网络中,即从一端到另外一端,代表了信息的无损传递,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系统的全局优化。
所以,元戎这个说法也没错,如果不能实现“端到端”的智驾技术路线,而只盯着无图,并仅仅依靠规则算法,那么,当遇见corner case场景时,一定会束手无策。
实际上,2023年8月,元戎启行就运用端到端模型完成了道路测试。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元戎启行对外展示了高阶智驾平台DeepRoute IO,使用了导航地图,应用了端到端模型。在导航地图覆盖范围内,该平台可以及时、准确、稳定地识别红绿灯、施工场景、缓慢行驶或临停的车辆。
据官方所述,在复杂路况下,DeepRoute IO平台的路口通行成功率近98%,特殊路口转向成功率近90%。
同时,元戎启行还展示了首款基于DeepRoute IO平台的智驾解决方案,大声地喊出了“真无图”,强调一二三线城市都能开,以及比较早地引入了“端到端”的技术解释,更没有贸然丢掉安全兜底策略,在“真安全”上又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还真别说,基于这一套智驾解决方案,元戎启行真的拿回了不少订单。
在11月初这轮融资之后,士气更是大涨,元戎启行下一步的技术路线,还将跨入VLA模型(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研发,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推出。
在端到端的基础上,借助VLA模型,智能驾驶系统将拥有更高阶的思考能力,能够理解交通场景中复杂的交互事件、隐藏的语义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