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走量之作,乐道与新品牌萤火虫的生产能力便是重中之重,要知道当下市场已经有诸多声音对乐道汽车的交付问题提出疑问。据《一品汽车》实地走访发现,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位于合肥新桥的蔚来第二工厂,可以做到在满足8款车型共计3,592,320种个性化配置组合的情况下,实现用户从订单确认到提车需21天。
当下来看,位于安徽的蔚来汽车智能生产基地能否为品牌发展提供充足“火力”,也将成为直接决定品牌能否盈利的关键所在,21天交付的同时,蔚来或许也需要后续在新品上市之际打出足够生产提前量,毕竟下单再生产的模式,难免给爆款产品带来交付难的困局。
谈新品:萤火虫与ET9齐发 蔚来要成“新大众”
当然,在品牌战略与生产体系布局稳步推进的同时,蔚来对品牌的产品同样保持极大的信心。其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车辆交付量为7.2万至7.5万辆,同比增加43.9%-49.9%;总收入将在196.76亿-203.83亿元,同比增长15.0%-19.2%。
与此同时,除在产品层面前面提到的蔚来、乐道以及萤火虫三大品牌多款新车之外,蔚来还将在品牌布局与产品投放维度完成从15万到80万的全覆盖表现。而这也让《一品汽车》联想到另一家全球领跑的汽车集团——大众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萤火虫就是捷达与斯柯达一般的存在主攻性价比优势,乐道则如大众汽车而言是家用的代表,而蔚来便如同奥迪一般是品牌高端化的风向标。
在此布局思路之下,如何避免品牌内耗也是摆在蔚来与李斌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一品汽车》看来,萤火虫与乐道如何避免同级竞争、蔚来新车如何以更具竞争力的优势避免被乐道品牌抢市场,以及蔚来的第三代纯电产品如何打动新用户,便是决定品牌前景的关键所在。
对此,我们认为蔚来的良性发展路径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曾经提及蔚来,市场对其的评价普遍聚焦在服务好、能换电以及设计亮眼等标签之上,当下蔚来需要更加吸引新用户的亲民标签与营销模式。既然要在15万级的细分领域抢市场,那么就不仅仅要面对特斯拉的理想小鹏的冲击,更加不可避免的要与吉利、比亚迪以及长安启源等品牌同台对垒。
在这一更加亲民的市场中,蔚来的销售模式是否适用于萤火虫与乐道需要打个问号,蔚来的订单化生产方式是否能够照搬给萤火虫与乐道同样值得推敲。毕竟在这一细分市场中,经销商模式销售、上市即交付,下单即提车已然是“标准流程”,而蔚来的高端化销售模式或许需要在新品牌身上寻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