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在一条河边的双向双车道小路上,路面并不是直直一条,而是有点大“S”形,这就会导致有点视觉“误区”。当一辆卡车从对向车道正常驶来时,理想智驾系统判断两车会面对面撞上,于是就立马急刹减速,之后,系统又“看到”路面划线有转弯,再自动提速行驶。此举从系统逻辑上并没有什么问题,小编也可以理解,但对于后车来说,能不能理解前车突然急刹就是另一回事了。
场景二:同样在这一条大“S”形道路上,没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区域划线,前方有辆非机动车“占道”行驶,小编乘坐的理想汽车就一直在其后面行驶。其间有数次打灯想要跨越黄实线超车,却因为“发现”对向有来车而取消,直到非机动车转弯开走,让开道路。这一点就比较值得肯定,不管超车有没有成功,但理想汽车这套系统至少说明了“自主超车”的想法更偏向于“人驾”。
场景三:城市道路,双向六车道。理想汽车转向汇入主干道时,面临一个向左变道两次的指令。常规人驾(绝对不吃罚单)的做法是,观察后方来车,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打转向灯三秒后变道,然后整个流程再来一次。理想智驾的做法基本差不多,但有一点区别,就是打转向灯的时间绝对没有三秒,最多一秒,然后就迅速变道两次,这个做法有点“老司机”。
场景四:城市道路,双车道辅路,导航右转。这里有个特殊情况,一辆清障车停在右转道路口施工,只能向左变道绕行,但路面是白实线。人驾情况下,标准做法是,先停下,观察左后视镜,打灯,变道,绕行。但理想智驾在这里的做法非常丝滑,减速-打灯-变道,一气呵成,整个环节在一两秒内完成。快得小编都没反应过来,一把抓住转动的方向盘。于是,智驾取消,转为人工操作。此场景和上面的场景三可以作为对比,打转向灯与变道衔接的过快,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有着截然相反的结果。
场景五:厂区门口路况,走的是两车道道路,快到路口时,变成了三车道,多出一条右转专用道。根据导航显示,智驾需要从最左车道变道至最右车道,即将右转。这时候问题来了,有一辆集装箱卡车在中间车道上龟速行驶,走走停停,猜测是在找路边停车位,理想智驾变道至卡车后方之后,卡车又向前挪动了几米后停下,理想也就跟随其完全停下。个人猜测,系统可能“误认为”这是拥堵路段,做出了跟车等待通行的指令。在等待30秒后,眼见前方卡车依然不走,小编选择了人工介入,向左变道驶离。事后复盘,引起智驾做出错误操作的原因应该就是卡车的“龟速行驶,走走停停”,不然应该会将其视为障碍物绕行。
场景六:城市道路,三直行车道超车。理想智驾行驶在中间车道,前方有慢车,需要变道超车,且左右车道均比较空。按照人驾的思维模式,八成是从左边超车,因为右边靠近非机动车道,复杂因素较多。但理想智驾偏偏选择从右边超车,反其道行之。果不其然,超车后不久就遇上了路边违停车辆,不得不减速再次变道中间车道。事后讨论,可能理想智驾的逻辑为,别人都往左边超车,我就偏偏往右,路况可能会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