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故事从深圳开始,1994年11月18日,王传福先生拉起了20个人的队伍,在深圳龙岗区布吉镇创立了比亚迪。彼时,比亚迪还是一个专攻电池技术的企业,王传福也是毅然辞去了“铁饭碗”的工作,开始了艰难的创业。那时候正值大哥大流行,镍电池的需求量很大,王传福看准了这个商机,可当时的比亚迪一没背景,二没资金,三没技术,比亚迪的众人便在王传福的带领下钻研技术,并自研了众多生产设备,后来在1996年创立了镍电池生产线,并把镍电池的销量做到全球第一。
紧接着,随着手机时代来临,锂离子电池凭借着诸多性能上的优点,逐步代替了镍电池,比亚迪亦身先士卒,投入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比亚迪突破了重重技术难题,并获得了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大厂的订单,逐渐在国际上打响了名气,并尝到了搞技术的“甜头”,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技术路线。王传福先生更表示,在研发上砸钱并不是在烧钱,而是在存钱。电池专利技术和研发经验的积累,也为比亚迪转型造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前期的技术积累,再加上王传福本人也很看好新能源汽车这块领域,于是比亚迪便萌发了进入汽车领域的想法。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开始了自己的造车之路,并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腿走路的政策,逐渐在汽车领域扎根。
2004年,比亚迪造出第一款实车——316,由于技术和产品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几个亿的项目直接被砍掉,研发费用也打了水漂。痛定思痛之后,比亚迪从零开始进行新一轮技术研发和沉淀,终于在2005年推出第一款量产车F3,比亚迪F3上市14个月,累计销量达10万台,夺得了2009年中国轿车市场销量冠军,也为比亚迪汽车打响了头炮。
这之后,比亚迪还设立了从能源获取、能源存储、能源应用三大方面缔造绿色梦想,并造福子孙后代的决策,同时在技术路线上也越走越远。2008年建成了比亚迪成立电力科学研究院,并投身于光伏产业;2009年建成全球首个磷酸铁锂储能电站;2010年比亚迪推出的e6,它也是中国首款量产的纯电动汽车。
可惜,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很残酷。比亚迪经历了10年的沉寂期,月销量始终在3万台左右徘徊,公司也一度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可即便如此,比亚迪还是没有停下技术研发的脚步,好在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了技术大爆发的光辉时刻。刀片电池、DM-i、e平台3.0、易四方、天神之眼等技术不断为产品赋能,并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销量也是一路突飞猛进,并摘下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的桂冠。最近,比亚迪还在2024年10月以50万台的月销量,再度刷新了中国品牌月销量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