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轴距尺寸,就得引出吉利汽车的架构平台了。吉利BMA架构所覆盖的轴距带宽,范围在2550mm-2700mm之间,而CMA架构的最小覆盖尺寸是2677mm,最大2840mm,所以这就会出现两种可能,首先,如果新车和iCON玲珑保持一致,那么其就是出于BMA架构,而该架构设计之初就不支持四驱形式,其次,如果新车的轴距大于2640mm,那就能直接确定新车是CMA架构的产物,而该架构是支持四驱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博格华纳四驱技术。
在这个技术形式之下,还分为4种技术路径,一个是ESOF电控分控技术,本质上属于分时四驱,通过电抗操作来切换两驱和四驱模式,适用于对越野性能需求较高的车型,第二个是采用多片离合器技术的翰德五代全时四驱,日常行驶偏公路稳定性,第三个是基于电磁控制技术的Nextrac适时四驱,在EPC系统的结合下能够对前后轮的动力分配作出调整,最后则是TOD技术了,适用于前置或纵置发动机布局,特点是能放大低扭功能,相对更能满足专业的越野需求,这对于主打轻越野路线的吉利牛仔来说,能够满足其小部分的四驱越野需求,且能分担制造成本压力的,似乎只剩Nextrac适时四驱会更合适。
如果真的没四驱,那还有玩越野的可能性吗?还真有,答案可以从离地间隙,或者动力方面去找,要知道,BMA架构自身就支持PHEV和MHEV技术,虽然2640mm的轴距注定了吉利牛仔的前轴塞不下较大排量的发动机,但是从轮上马力的角度看,完全是可以引出混合动力概念的,而且当下越野车的动力趋势就是混动,比如牧马人插混、坦克400 Hi4-T、仰望U8等,不过要明确的是,吉利牛仔的产品定位会是A0级SUV,所以在越野能力方面,更多的会是趋于轻越野方向。
从字面意思也能看出来,轻越野是不具备硬派越野车特殊设定的,没有大梁,不是承载车身,更没有四驱和差速器,最多能和越野贴近的,是拥有比传统城市SUV略高的底盘通过性,当然,也包括更加醒目、硬朗的外观造型,所以这也是新车在视觉效果上,比iCON玲珑整车更高的原因了。
其实,吉利汽车在放出吉利牛仔预告图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轻越野概念,所以在动力层面,可以推测新车有概率会延续用上iCON玲珑的1.5T(代号BHE15-EFZ)和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最大功率133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动力需求在城市铺装路面大可满足,而在沙地、石子路这类复杂路面,轮纹间隙更大的AT胎能带来更强的抓地力,所以基本也能保证通过效率,不过,从能耗的角度出发,配有AT胎的吉利牛仔,大概率会是以顶配,或者特殊版本的身份出现,中低配估计还是会用主打油耗和NVH的平纹轮胎,这时想要继续保持高效的通过效率,估计就会有些吃力了,因此不排除基于这套动力系统,新车还会用上吉利最新的插混系统。
根据吉利最新的插混技术进展,能进一步推测新车插混版会换成1.5升自吸的BHE15-BFN发动机,82千瓦的最大功率虽然没之前那台有优势,但是高扭矩的任务可以交给电机去完成,发动机只需要待在燃烧效率最佳的区间工作即可,这个逻辑就有点像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了,目的都是让电机弥补发动机在低转速下的不足,提高性能的同时保证经济性,插混更长的续航能力,也符合轻越野探索更远目的地的调性,现在唯一的疑问是,放在底盘空间相当有限的A0级SUV上,吉利会选择用多大容量的电池呢?电机又会不会依据这个身材,进行二次特调呢?
10万内轻越野市场竞争不激烈,吉利牛仔有概率8万起售?
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越野能力,开着它去不了沙漠刷锅,但是带着装备玩露营或者离开公路去河边钓鱼,这些场景还是都能满足的,玩乐属性才是吉利牛仔的核心亮点,那么,它大概会卖多少钱呢?
还是需要引出2025款iCON玲珑作参考,目前该车共有3款配置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在9.69万-11.69万,北京地区终端落地价全系便宜3000元,每款车型之间价格落差在9000元和1.1万元,这部分差异具体在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和部分舒适性配置上,比如,只有售价11.69万的顶配金喜版支持主驾座椅记忆、面部识别、雨量感应雨刷、转向辅助灯,以及包括自动泊车入位和循迹倒车在内的L2级辅助功能,而9.69万的入门级倾城版没有电动尾门、自适应大灯、前排座椅加热及氛围灯。
iCON玲珑的SKU,可以说是以智能性和实用性做了划分,所以这款车主打的人群是追求智能体验,且以城市代步为主要刚需的年轻人,而吉利牛仔有着极强的越野属性,所以在使用场景上,新车会比iCON玲珑多一个玩乐出行场景,所以在舒适性和智能化配置层面,吉利牛仔的低配至少也得是iCON中配的表现,所以在价格上,大致能推测其会是在8万到12万元左右。
起售价会不会低于8万元呢?答案可能不会,因为前面也提到了,吉利牛仔的产品定位比iCON玲珑更有特殊性,它吸引的用户群体,更多的是对轻越野用车生活感兴趣的,而且纵观当下15万元以内的SUV市场,有方盒子造型的只有2款,即宝骏悦也和212越野车,前者是纯电A级SUV,续航只有300公里出头(CLTC工况),而且空载情况下离地间隙只有150mm,类比一下相当于一拳两指左右,这个表现显然不能满足轻越野场景,212越野车倒是不仅全系标配了四驱,前后悬也是越野底子更强的五连杆式整体桥,但是售价偏高,入门级的价格就已经超过了13万元,顶配更是卖到了将近1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