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是首个用上激光雷达的车企。
到了P7+身上,它却首发了摒弃激光雷达的AI鹰眼视觉方案。
何小鹏也提到,未来Robotaxi仍然会用激光雷达作为安全冗余。
但L4级别以下车型,都将采用纯视觉方案。
此外,在P7+之后,小鹏智驾将不再区分Max和Pro版。
小鹏高阶智驾,将采用全系标配的做法——「不选装、不订阅、不付费。」
如此看来,小鹏将开创智驾新历史的重任交给了P7+。
何小鹏表示,准备在今年底就会实现AI代驾,给出「车位到车位」的智驾表现。
到了明年下半年,他们还想着进一步实现百公里接管1次以内的高水平发挥。
何小鹏坦承,这将是个巨大的挑战。
但考虑到2026年小鹏将推出Robotaxi,因此2025年做到百公里接管1次,这也可以说是必经之路。
小鹏汽车,请大步往前。
从P7+开始,小鹏已经想着要大干一场。
此前,何小鹏透露P7+只有2款车型,并且都是强调单电机长续航的版本。
在专攻家用车市场之余,价格惊喜多少也在预期之中。
后来官方再放话,在P7+发布会上准备了神秘彩蛋。
没想到,这彩蛋就是一款外观黑化版的P7+限定版。
相较之普通版,P7+限定版配备了熏黑轮毂、专属卡钳,以及内饰用上alcantara材料。
就产品力变化而言,P7+限定版不算叫人特别意外。
真正叫人惊喜的是,P7+限定版打出“21.88万元”售价的那一刻。
这等于同时宣布,普通版车型将落到20万元以下市场。
果然,预售20.98万元起的P7+,在正式上市时将起售价打到了18.68万元起。
正式价格的巨大轰动,才换来了P7+大定的爆单。
首战即决战,但首战也成功了。
何小鹏透露,P7+已经过了两轮产能的爬升,且服务器也实现了5倍扩容,但依旧挡不住大家购买的热情。
何小鹏还坦承,P7+的定价足够激进,但还是保证了盈利,只是不多。
小鹏汽车,还是想着用最好的价格、最好的技术来实现科技平权。
如此思路,跟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的做法可谓一致。
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分体式飞行汽车——小鹏汇天陆地航母,此前就有报道称,其售价不超过200万。
目前,该飞行汽车马上将迎来全球公开首飞,12月启动预售,预计2026年正式交付。
何小鹏说,普通人只需5分钟就能学会操作,3小时就可以成为高手,一键报备可以马上起飞。
未来真的要照进现实了。
跟飞行汽车一同走进大众生活的,还有小鹏的人形机器人Iron。
有着1:1真人比例的Iron,比起去年在1024上展出的双足机器人PX5明显成熟了不少。
在此基础上,身体有着62个自由度的Iron,已经有了相当灵活的操作表现。
何小鹏说到,Iron已经开始进工厂打螺丝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小鹏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了一家瞄准全球的AI汽车公司。
换言之,小鹏打算实现庞大体量的AI载体。
如此一来,掌握芯片能力,自然也是小鹏的必经之路。
何小鹏指出,自研的图灵AI芯片是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芯片。
就AI大模型能力而言,这款芯片的效力足以抵上3颗英伟达Orin X。
如此说来,小鹏的AI根基就有保障了。
从去年的1024到今年的科技日,小鹏在内容类型上都说着大致相同的东西。
但不同的是,之前都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在1年以后的当下,小鹏已经有了真正落地的内容。
好比说,去年何小鹏说到,小鹏在研发无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但他认为想要实现纯视觉路线还是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