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参考下车身尺寸:
比亚迪海鸥:3780*1715*1540mm,轴距2500mm;
五菱缤果:3950*1708*1580mm,轴距2560mm;
吉利星愿:4135*1805*1570mm,轴距2650mm。
原来是同价「馅儿」更大。吉利星愿是三款同价位车型中,尺寸最大、电池容量最大、纯电续航里程最长的车型。
不止「馅儿」更大,还「肉」更多。吉利星愿还是三款车型中唯一一款单电机后驱车型,唯一一款电池采用液冷降温的车型,唯一一款使用多连杆独立后悬挂的车型。
可以说,吉利此次并非盲目入局,而是带着足够的诚意与野心。
在实际体验过程中,吉利星愿给到的“松弛感”也是其他小车所没有的。
例如,坐进车内,得益于车身尺寸的优势,前后排都比较宽敞,完全不像是一台A0级小车的空间表现。座椅柔软,填充饱满,可以进一步提升乘坐的舒适度。
14.6英寸中控屏幕,虽然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不如吉利其他高端车型,但同样内置FlymeAuto车机系统,流畅度与拓展性优秀。
另外系统还装备了最新的高德导航,支持红绿灯读秒功能,智驾系统中还有一项前车驶离提醒功能,在驾驶中也很实用。
笔者翻阅了在售车型库,合资品牌同类竞品几乎没有,可即便相比定位更高一级的大众ID.3,吉利星愿在座舱智能化方面的使用体验更佳。甚至还支持HUAWEI HiCar、Carlink,车机互联的便利性也足够。
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车,万一遇到搬家或露营怎么办?不怕,后备箱开口巨大,容积宽敞,能塞下不少东西。后排座椅支持4/6分割放倒,塞入全套露营装备,甚至把一台洗衣机塞进去都没问题,空间实用性得到进一步升级。
星愿还有一个容积巨大的前备箱,能轻松放入一只20英寸登机箱。为了这块储物空间,工程师将前散热风扇从垂直地面变成与地面呈45°斜向,尽可能发掘车辆身上的每一处可利用空间。
星愿的打法很简单,用近似的价格,换来更高的产品力,让消费者“有利可图”。
只是,这种做法对自家供应链以及生产、物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的成本都有着极高要求,毕竟竞品是比亚迪和五菱,两者都以低成本见长。
85kW,动力操控有保障
开上吉利星愿的第一印象,就是灵活。
前轮转向角能达到夸张的41°,配合4米出头的车身,原地调头只需两车道。只是方向盘的转向比有点小,从最左至最右需要3圈多,调校偏向舒适,而非运动。
试驾车型为高配,使用一台来自格雷博的电机,最大功率85kW,最大扭矩150Nm。对于一台裸车重量不到1.3吨的小车来说,这样的动力日常行驶,有点过剩。
一脚电门下去,电机的加速反应非常直接,起步阶段甚至有不错的推背感。由于单电机后驱的布局,加速时重心靠后,反而让后轮获得更大的抓地力,不用担心打滑或挠胎,白白浪费动力。
相比竞品们的板悬,独立后悬架在颠簸路段的优势尤为明显。当车身高速轧过窨井盖或减速带时,车尾的弹跳抑制得很好。而当车辆行驶在由砂石覆盖的非铺装路面时,细碎的震动也不会像板悬车型那样,几乎不加过滤直接传递到后排乘客的屁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