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想认为未来3-5年看,市场竞争中最大的变量来自人工智能。“基于真正的人工智能的智能驾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手,它将给消费者带来和今天完全不同的体验,也是真正的质变的开始。”李想说道。
02
智驾的差距将会拉大
“在过去10个月,理想智驾完成了几个大版本的迭代,从最开始的轻地图,再到无图再到端。在端到端 + VLM 推送之后,智驾真正从功能变成了能力。”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说道。高阶智驾功能的落地,使得理想下半年在没有新车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销量的高速增长。马东辉表示,在今年年底将会向AD MAX用户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的一键智驾,还将同步推送全国ETC不退出的能力,这将给用户带来更加流畅的用车体验。
关于自动驾驶的研发进展和规划,马东辉表示,目前理想的研发方向是以有监督的智能驾驶为方向,开展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的迭代,希望打造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没有断点的一个产品体验。
面向长期,理想也启动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的预演。在当前的技术路线基础之上,理想还将研究能力更强的车端、 VLA模型以及云端的世界模型相结合的强化学习体系。同时,理想还将会持续加大在智能驾驶基建方面的投入,保证训练算力和智能化训练里程数的领先。
面对车企智能驾驶能力的参差,马东辉直言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我们不认为各家的智能驾驶能力差距会缩小,因为从长期来看,自动驾驶对于车端的算力,云端的算力以及训练数据的资源,这个需求投入是非常大的,对大模型算法的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马东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