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三电机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等核心三电技术能力与原型车完全相同,完全可以下赛道,最重要的是能合法上路。
从外观看,车身尺寸进一步加大,长宽高分别达到了5115毫米、1970毫米、1465毫米,轴距没变,依然是3000毫米。
基于小米SU7 Max车型上,加入了更多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比如车头超大尺寸的前铲和气坝,搭配“U型”风刀、更大尺寸的进气格栅开口、支持0°-16°调节的尾部主动式扩散器和碳纤维固定式尾翼。
值得一提的是,SU7 Ultra上搭载的碳纤维固定式尾翼,翼展达到了1560mm、弦长达到了240mm,雷军表示这是在可以合法上路的前提下做到的最大的面积。
这些空气套件能为整车最大下压力高达285kg,虽然远不比原型车高达2145kg的夸张数据,但在量产车里面已经可以对标许多百万级的超跑。
为了打造运动感和轻量化,全车一共有 17 处部件采用碳纤维材质打造,总面积 3.74 平米,比如1.7平方米的碳纤维车顶、尾翼、迎宾踏板、座椅背板、中控台饰板等。
内饰也同样讲究,小米SU7 Ultra 用上了全新的运动座椅,主动侧翼支撑功能得到升级,响应速度变得更快,支撑面积也更大。座椅上新增赛道刺绣条纹、Ultra 专属的刺绣徽标,全车还大面积使用Alcantara面料,摊开面积大约5平米。
来到了最关键的动力部分,SU7 Ultra 量产版沿用了原型车的三电机系统,由两台小米自研的超级电机V8s 以及一台超级电机 V6s 组成,其中 V8s 最高转速可达到 27200rpm,是目前市面上转速最高、性能最强的量产主驱电机。
三台电机综合的最大马力达到了 1548 匹马力,零百加速仅需 1.98s(不含起步时间),0-2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也仅有5.86秒,设计最高时速 350km/h,目标也很明确,要成为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
除了顶级的动力之外,小米SU7 Ultra同样搭载了与原型车相同的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应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宁德时代麒麟II代电池,可提供最高1330千瓦的放电功率,即便是电量仅剩20%,放电功率仍可达到800千瓦,且10%-80%的充电时间只需11分钟,在CLTC工况下实现630公里的续航里程。
除了三电性能,底盘性能也不能拉胯,除了配备三电机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之外,还标配闭式双腔空簧,高性能阻尼可变减振器,在标准模式下,舒适度更高;运动模式下,支撑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