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车辆“额头”上提供了激光雷达凸起,且轮毂采用镂空Y字形镂空造型,以及黄色刹车卡钳的版本。这里可以称呼其为高配版本。
相对应的,第二个配置的车头上“很干净”。轮毂造型上虽然不像初期的纯电动车那样,封闭程度特别高。但对比前面的镂空设计而言,还是可以看出来是更侧重减少空气阻力的设计。甚至刹车卡钳方面,也没有针对性的涂装。所以这个版本完全可以称呼为低配。
如果说续航、快充这些产品力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动力电池,那么激光雷达,毫无疑问是接下来在智能化方面角力的一个具象化、高成本硬件。对于2024年才能问世的小米汽车而言,在产品上配备激光雷达并不是让人意外的事情。但这次谍照让人意外的是,小米汽车大概率还会提供没有激光雷达的版本。
此前有关小米汽车与激光雷达的信息一直较为模糊,唯一“精准”的就是不会缺席这一点。但具体是三颗激光雷达方案,还是单颗方案,一直都还有争议。而从最新的这批路试谍照来看,两个配置的前杠、大灯部分伪装几乎没有区别。由此推断,小米汽车的量产版,或许只会提供单颗激光雷达+无激光雷达的选择。
当然,后者的确定性更高一些。毕竟在有车顶雷达位置的布局下,假设小米汽车的满血配置是3颗激光雷达,是不太具备退一步采用双雷达方案的可能性。因为在效果和性价比方面,来不开差距。至于顶配到底是三颗还是单颗雷达,或许还得等待进一步的消息。但可以推测的是,小米汽车很可能会采用与同级别的小鹏P7i类似的做法,在低配车型上不使用激光雷达。
单电机+磷酸铁锂小电池,还怕价格下不来?
在L3法规仍然没有最终撕开口子,且硬件成本尚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全行业对于激光雷达的使用,只能说还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减少激光雷达的使用,也只能说是小米汽车减少增量成本的办法。那么对于存量成本又能怎么削减呢?这就还是只能从三电系统下手。
虽然路试谍照不可能把电机、电池都写在脸上,但前面聊到的车轮部分的变化,其实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与激光雷达部分同理,以小米在智能手机,以及其它智能生态上“堆料”的传统举例来说。小米在汽车上采用全球大牌供应商的多活塞刹车系统,顺带来一个特殊涂装,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还是以小鹏P7i为例,就有提供Brembo刹车系统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