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瑶光2025”科技战略已经推进两年,奇瑞也将奇瑞科技DAY全面升级为“奇瑞全球创新大会”,不仅举办时间周期变长,同时奇瑞进一步展示了“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五大技术领域的持续进阶,从而将“安全、能耗、空间、智舱、智驾”这五大技术领域推向了新高地。
火星架构为智能化打好“地基”
在很多人眼中,智能化最基本的应该是芯片,是算法,其实对于一台智能电动车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电子电气架构。
而在整车架构上,奇瑞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火星架构。高新华介绍,这一架构不仅涵盖了车身架构,还在底盘方面做了重大升级。奇瑞方面称之为‘云台动力底盘’。
根据高新华的介绍,“在这个架构下,我们有线控底盘、后轮转向和液压悬架等前瞻技术。虽然有些技术短期内还不能量产,但我们在积极预研,确保在未来能够引领行业潮流。”
在最能体现电子电气架构的信息交互处理能力方面,高新华透露,火星架构拥有全球都没有,暂时无法量产的线控底盘,转向比可以做到5:1到14:1,从而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不过,高新华表示,奇瑞还在预研后轮转向技术,其转向角度可达正负12度,比行业领先水平高出10%-20%,进一步减小了车辆的转弯半径。“这个技术是马上可以量产的。”高新华表示。
得益于整车架构的电气化能力,高新华透露,接下来奇瑞还将展示一台可以“跳舞”的车辆,类似于仰望U9,通过液压悬架技术进一步提升整车的滤震表现和越野实力。同时,奇瑞还在研发轮边EPP技术,通过锁定轮胎实现90度转向,为车辆提供更加灵活的操控方式。
除了底盘技术的升级,高新华还介绍了火星架构在空间理解方面的创新。他表示,未来的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移动的生活空间。因此,奇瑞在火星架构下对车辆内部空间进行了重大升级。
“我们展出的车辆采用了无B柱技术,方向盘可以折叠,座椅可以前后旋转,中间还设有一个滑动的吧台。”高新华描述道,“这样的设计使得车辆内部空间更加灵活多变,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他进一步指出,未来的汽车一定会出现没有方向盘的设计。特斯拉最近发布的新车就采用了这种设计,但只适用于特定场景。而奇瑞则希望将这种设计应用到更广泛的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从油车到混动到纯电,多线并举
“奇瑞动力系统从传统到混动到纯电,我们几条路线都是并举的”。
在沟通会上,负责奇瑞动力领域的古春山博士发表了自己对当下油电路线之争的看法。他强调,未来奇瑞不会为了电动化而放弃发动机技术,“我们在发动机上依然会持续的投入,因为我们的发动机一定是要占据领军地位的。”
不过,在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奇瑞又拿出了更多的技术牌,将在电动化领域持续加码。
奇瑞动力总成开发负责人古春山
首先,奇瑞的鲲鹏动力将再一次升级,两驱混动车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已经做到了5.2L,四驱混动车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则做到了 5.9L,进一步刷信了增程混动的能耗标杆,要知道,这是在亏电加速性能几乎不下滑的前提下实现的。
“我们的混动产品在发动机效率、电机控制、轻量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优化升级。”高新华介绍道,“通过采用先进的预测式能量管理技术,我们的混动产品能够在不同工况下实现最优的能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