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取得如此成绩得益于奇瑞在技术上坚持不断创新和超越。据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介绍,经过瑶光2025战略两年的积累和探索,奇瑞在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五大技术领域得到全面进阶,实现了鲲鹏电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舱大模型、飞行汽车、云台智能底盘2.0等10+项重点技术突破。
其中,大卓智驾与雄狮智舱的升级是让尹同跃喊出“奇瑞在智能化要不客气了”的底气。
在此次大会上,奇瑞发布了面向未来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方案,将大卓智驾从C-Pilot 4.0进化到C-Pilot 5.0,奇瑞智能车全面进入高阶智驾NOA元年。
目前的C-Pilot 4.0搭载双Orin-X芯片,算力达508 TOPS,同时配备1个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可支持城区无图智驾、0车速下激活NOA、三点掉头、人车混行、离车泊入等功能。
升级后的C-Pilot 5.0车端算力将达到1000 TOPS,云端算力可达1500 PFlops,并采用端到端大模型和车路云协同技术。
奇瑞计划2025年高阶智驾将搭载十几款车型量产上市,从无图城区NOA到自主旗舰高速NOA,依托于端到端技术快速实现NOA规模化量产。同时通过云端world model生成丰富场景,形成感知大模型加规划大模型模拟人脑行为决策,在2025年实现一段式端到端,2027年形成VLA大模型,让汽车真正进入智能驾驶时代。
智舱方面,雄狮智舱则将重新定义人机交互,带来好看、好用、好听、好智能、好国际的新五好AI座舱,并以Lion.AI智舱大模型作为大脑,融合人工智能领域多项领先技术,为用户带来智能、专业、周到的个性化、舒适化的用车体验。
虽然在今年的全球创新大会上,智能化接力了新能源的“不再客气”,但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脚步也并没有放缓。
随着鲲鹏动力的升级,奇瑞增程式车型两驱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可低至5.2L、四驱的百公里亏电油耗也仅有5.9L,纯电车型的百公里电耗仅有9.9kWh,而混动车型的百公里亏电油耗则能低至2.98L,各项数据都能达到行业领先的水准。
此外,奇瑞还在大会上发布了最新的鲲鹏电池,补齐了奇瑞在新能源的最后一块拼图。
鲲鹏电池涵盖“方形磷酸铁锂系列、方形三元系列、大圆柱三元系列”三大品类、拥有“充得快、跑得远、用得久和够安全”四大亮点。
鲲鹏电池支持最大6C快充,充电5分钟,续航可增加400km。同时采用鲲鹏电池的插混和增程式车型纯电续航都超过300km,纯电车型的最大续航则能超过1200km,有望成为行业新标杆。
并且,鲲鹏电池通过电芯自休眠钝化技术、智能温控和全天24h智能呵护,拥有领先行业20%的超长寿命,还通过三重耐受设计与精湛工艺的千锤百炼,并采用PPB 级制程质量管控,保障电池安全性。
此外,奇瑞还宣布鲲鹏的固态电池也已经处于研发之中,预计2026年将开启定向运营,2027年实现批量上市,如果该技术能顺利实现量产,将成为奇瑞在新能源领域的一大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