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成本非常低,相比于复杂的插电混动系统,REEV的核心组成是发动机、电机、电池包、电控系统,结构更加简单,这必然就是成本更低。
另一个是,因为发动机永远不会直接驱动车辆,所以说REEV的车辆平顺性更好、更安静,如果是市区驾驶强度更高一些,那么REEV的油耗就会非常低。
这里做个延展,目前油耗非常低的比亚迪DM-i,其时速70以内就是REEV模式,发动机永远不会驱动车辆,只是用于发电,所以油耗表现非常好。
REEV只能说是门槛很低,但上限很高的一套技术,动力结构有很大的突破点。
其中,内燃机的热效率可以更高,更高的热效率就意味着更好的发电能力,有效降低油耗,同时内燃机也要在NVH上下功夫,不少REEV结构中的内燃机存在启动之后噪音更大的问题,本质上来说就是基本功没有做好。
再者,三电系统也有强化空间,比如说电驱的集成度、体积、重量以及功率,电池包的密度、大小、充电速度、热管理系统,都是要优化的。
也就是说,想要造出一套好的REEV动力系统,其实难度要比油车和电车都要大,因为既需要考虑到内燃机的优化,还需要强化三电系统。
大电池路线已经是明确了, 一台REEV车辆如果可以提供大约150km的实际纯电行驶里程,必然非常舒服,可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使用纯电,体验感以及经济性能拉满。
同时,内燃机的存在还不耽误长途、高强度出行。
最为关键的是,大电池包能够提供智能化、自动化需要的强算力,目前主流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每小时的耗电量在1kWh-2kWh左右,如果连续驾驶5个小时以上,电量是不小的。
这种电量支持一定需要大电池包,那么油车显然是无法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