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出的四款车型中,后驱版的三款车型配置水准很高,未来应该会是消费者主要选择对象,但是从某些角度看,似乎选择幅度又不是很大,下面我们一一来看。首先是入门版车型售价接近26万,配置很丰富,空气悬架、鸿蒙座舱配置齐全,CLTC续航667公里也够用,但它却是全系唯一没有激光雷达的版本,不过依旧支持包括高速NOA在内的高阶智驾。但是由于缺少的这颗激光雷达是192线程版本,拥有很强的探测性能,包括前方最大探测距离250米等等,所以在未来智驾能力迭代升级方面,入门版车型肯定会受限,尤其是在智驾发展快速的当下,可能明年这款产品就无法更新ADS 4.0智驾系统了。
其次是售价接近30万的667km Max版,这个版本除了进一步提升配置外,最大亮点是有了192线程激光雷达,虽然价格也贵了4万元,但智驾方面今后也不用担心升级了。然而仔细看电池你会发现,这款产品用的竟然是三元锂+磷酸铁锂混装电池,这个方案说实话,在目前市场中已经很少见了,主要原因是混装电池优缺点比较明显,优点是通过组合两种电池的优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车辆的成本和性能,而后驱版车型也比较容易实现,另外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保持较好的能量密度,例如在低负载情况下使用磷酸铁锂电池,高负载或快速充电情况下切换到三元锂电池等等。
不过混合电池使用的缺点也很明显,包括但不仅限于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池会增加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复杂性;两种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循环寿命以及温度敏感性等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池组的一致性下降。重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电池对热管理的要求不同,这可能会导致在设计冷却系统时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客观来说,混装电池不算是一个好方案,包括之前用过混装电池的蔚来,现在也已经不再用了。
因此从混装电池的优缺点,以及入门版车型无法享受到满血版华为智驾两方面来看,智界R7这次最值得选择的车型其实就成了售价近32万的802km Max版,智驾、电池、配置、续航都做到了兼顾,而唯一的问题自然也是超过30万元的价格,已经比很多同类型SUV贵多了,所以对于喜欢华为、喜欢智界R7的朋友来说,你还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