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车载AI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语音系统,还有AI智能大模型。在岚图逍遥座舱中,AI的亮点功能——创作功能得以延续,但在小通看来AI智能大模型对出行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帮用户解决自驾出游难题,二是解决用户的疑问,尤其是用户的汽车知识疑问。
AI的创作功能很强大,但在出行场景中使用频率不会太高,而自驾游和知识解答则与用户的出行场景息息相关。想象一下,如果你发现仪表盘上有个故障灯冒出来,就可以通过询问AI大模型的方式,从而更快速地避免驾驶安全隐患。
小通注意到,越来越多车企为了彰显自身的未来感,将某些配置进行了削减,尤其是仪表盘和HUD抬头显示。对此,卢放表示这两个配置的实用性很高,尤其是HUD抬头显示,可以让驾驶者的驾驶视野始终保持在前方,能够尽可能保证驾驶安全性,同时表示不会去掉这一配置。
而小米、鸿蒙智行等企业,为了丰富生态应用,推出了手机支架等拓展配件。同样,卢放则表示“岚图将不会推出类似配置”,而且为了让用户彻底放心,抛弃手机支架,岚图逍遥座舱的做法是将手机页面投射到屏幕上,形成“手机软支架”,目前已经兼容iOS、安卓、鸿蒙三大操作系统,适用于绝大部分手机。很显然,岚图逍遥座舱虽然没有做到像鸿蒙座舱那样与华为手机的高度互联能力,但逍遥座舱所呈现出来的车手互联的普适性,反而要比鸿蒙座舱更强一些。
在岚图看来,智能座舱不应该过于“极端化”,无论是“极简化”还是“传统化”,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车企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智能座舱真正好用,让消费者完全信任座舱的能力。目前来看,岚图逍遥座舱确实在往满分线逼近。
新能源发展初期,某些车企可能简单地以为,“将平板用在汽车上”就足以让座舱智能化,而且经过多年的技术优化,现在的智能座舱在功能上其实已经很全面了,甚至让车企和消费者来说,可能也说不出太多新的智能座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