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smart的销量目标在6~7万辆,企业也要尽快实现盈利,这些关乎smart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去的课题,都在倒逼这个年轻叛逆的品牌,学着成熟务实一些。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都处于极致内卷的氛围中,在谈品牌调性之前,smart必须让自己成为更多消费者的购车选项。精灵#5让smart进入了更主流的细分市场,在定价上,24.5万元起的预售价低于业内预期,预计10月中下旬正式上市时还会进一步下探;同时,精灵#5的产品力也大幅提升,它是品牌旗下首搭800V架构的车型,并且将品牌在智舱智驾上的软硬件水平,一举推升至行业第一梯队,这些不仅对接下来的销售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更是对smart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笔者看来,smart还有一大优势,是友商难以比拟的,即品牌和市场的全球化。厂家透露,smart已经进入全球30+市场,在很多地区smart都是借助奔驰的渠道,以店中店的模式销售;smart在海外的知名度也远超刚刚出海的国内新创汽车品牌。
目前,smart的销量占比大约是中国5:欧洲4:其他1,也就是国内国外对半开。虽然未来smart更看好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但“中欧双核,全球布局”的发展战略不会改变。这意味着smart比起依靠单一市场的品牌来说,拥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可以更从容地打造产品和品牌,不会轻易陷入内卷泥沼,导致所有动作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