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推荐您访问易车国际站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NO
YES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9> 小鹏G9动力> 摘要详情

小鹏G9何小鹏表示将在1024科技日上分享对不同动力形式的看法

小鹏G9何小鹏表示将在1024科技日上分享对不同动力形式的看法

摘要来自:《小鹏为什么要做增程?》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鹏为什么要做增程?》的片段:

此前,何小鹏表示将在今年“1024”科技日上,分享对不同动力形式的看法。

如此安排,大概将为明年的增程计划作出定调。

小鹏,开始加“油”了。

这两年小鹏发展的转折点,在于2022年推出的G9。

被寄予冲高厚望的小鹏G9,上市不到48小时即改价,由此惹来了激烈争议。

但事实上,G9改价事件只能说是个导火索。

在此之前,小鹏已开始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而G9事件的出现,刚好成为了转折的标志。

更重要的是,G9的失利,还反映了小鹏战略决策上的一次误判——「淘汰混动。」

当年随着G9的推出,小鹏成为了首个推出800V超快充的中国车企。

凭借此举,何小鹏认为尽管混动必然存在,且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

「但在2023年、2024年之后,混动车型会逐步走向衰退。」

「同时,混动还会因为不同技术路线,面临着不同挑战。」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800V技术的普及没有激起纯电车的二次增长。

相反,增程混动成功将原本燃油车用户转化为了新能源车主,并促使插混车销量增速大幅反超纯电车。

正因为这样,喊出要“淘汰混动”的小鹏,这两年可以说是撞枪口上了。

两年下来,小鹏的交付量也没有明显增长。

“到底该不该做混动”,这也许不该是个选择题。

“什么时候开始做混动”,才是小鹏应该直面的问题。

今年初丰田章男公开表示,「纯电车全球市场里可能至多只占30%。」

换到新能源普及率更高的中国市场,假设该数字提高到50%,这也意味着——

「在国内年销过千万辆的新车里,依然还会带着发动机和油箱。」

如此看来,混动车的市场天花板依然很高。

事实上,即便撇除原本就主打油混车的丰田,中国车企亦不认为纯电车将一统天下。

领克高层直言,「混动不是过渡方案,而是长期有市场需求的方案。」

奇瑞副总经理李学用认为,「混动将在2到3年内取得40%市场份额。」

比亚迪海洋网负责人张卓更是指出,「在今年或明年上半年,混动份额就会超过纯电。」

再者,像智己、埃安、极氪、阿维塔等车企,也在近来表明将进军混动领域。

显然,在关于混动未来的问题上,业界已经达成了共识。

那么作为新势力一员、且不像蔚来有着成熟换电体系的小鹏,没有理由选择不跟进。

早在去年,小鹏已经发布了关于增程研发的招聘广告。

但彼时官方的表态非常坚决,表示相关招聘只属于飞行汽车项目。

有意思的是,同期李想公开发声,「中国自主品牌,还在坚持多挡PHEV的车企,会在未来一两年都转换成增程式的技术路线。」

「这个判断可以在2025年来验证。」

李想这般表态,多少是在有意无意地替友商作出解密。

据悉,小鹏首款增程产品定点的是东安动力,而后者正是此前为理想提供增程器的供应商。

由此看来,在去年完成组织架构调整的小鹏,确实在朝着自我重塑的方向走去。

今年初,何小鹏放松了对做增程的口风。

他先是承认将在飞行汽车上做增程,接着肯定「混动对于客户是有真实需求的。」

何小鹏进一步说到,「中国的汽车是以在城市里面开为主,而部分海外国家,则是城市跟高速都占相当的比例。」

「面对高速用车场景,下一代增程是什么样的,这是我们更多要思考的。」

立志于未来10年海外销量占一半的小鹏,大概已下定决心用更好的增程技术,来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

在小鹏10周年活动日上,何小鹏表示将在1024科技日上分享对不同动力形式的看法。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