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这一优先级,理想首先攻克的是高频高危的路口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城市路口是用户日常通勤最常遇到的复杂交通场景,除了其他机动车辆,还有行人、两轮车、三轮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发生事故的危害很大,是最需要解决的场景。城市路口AEB首先需要解决对象准确识别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克服各个角度的盲区,准确预测各个对象的行动轨迹。理想汽车解决这一系列难题的方式是引入BEV鸟瞰模型,融合多路感知信号,在路口场景为车辆配备了一个“上帝视角”,上述难题也迎刃而解。
除了城市路口的场景,用户同样关切的是高速道路的行车安全。尽管事故实际发生的频率低于城市路口,但一旦发生,对车内乘员的危害更大。对于高速场景,理想汽车在此之前已经充分拓展了AEB的能力上限,即使在夜间暗光场景下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遇到前方静止车等紧急情况也能实现刹停。为了进一步提升紧急制动等安全性,理想研发团队还对制动力度做了梯度优化。在高速制动时,如果制动力度过大,车辆容易出现失稳,也会带来后车追尾的额外风险。因此在AEB开始制动后,初段制动力并不会直接达到最大值,而是随着车速降低,再逐步增加制动力,直到稳稳刹停,将意外发生的风险降至更低。
在高速上,“让速不让道”的AEB功能已经可以覆盖绝大多数风险场景,但如果遇到AEB全力制动也无法避免碰撞的极限场景,就需要AES自动紧急转向功能发挥作用。7月中旬,理想汽车正式推送AES功能,在上述紧急情况下,如果系统判断没有与旁边车道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就可以在不依靠人为转向输入的情况下,全自动地执行避让动作。AES在AEB的基础上,将一维的纵向制动,升级到了二维的制动及转向,可以规划多条躲避路径,并选择其中最优路径执行。
在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的OTA 6.1版本中,AES已经实现了在自车速度80-135km/h下,自动紧急转向躲避前方静止或低速车辆。目前,理想智能驾驶的研发团队也正在开发连续两次避让的能力。未来,AES将探索更高的极限性能和更多的场景能力,例如跨越车道避让、连续绕行避让等能力,以及应对极限近距离加塞、极限行人鬼探头等危险场景。
如果说持续OTA升级的智驾安全功能是在探索车辆安全的上限,那么车辆关键系统的安全冗余就是在守护安全的底线,保证车辆面对各种严苛环境的考验都不发生失效。对于企业来说,每多一套冗余备份,就要多出至少一倍的开发时间,也多出至少一倍的开发成本,但对于用户来说,每一项安全冗余,在关键时刻都可能挽救一个或多个家庭,这也是理想汽车极度重视安全冗余的原因。
车辆制动系统的冗余是用户最关切的。车辆“刹不住”“刹车失灵”,这是用户最害怕发生的情况。除了常规的通过刹车踏板实现制动,理想的全系车型配备了CDP动态驻车功能,如果出现刹车踏板因水瓶、地毯等异物导致卡滞,无法踩下,驾驶者依然可以通过按下P挡按键,执行制动。在高附着系数的路面上,CDP功能可提供最大0.6g的减速度,相当于踩下了重刹车。CDP功能也可以应用在误把油门当成刹车踩下的情况,当驾驶员认为车辆“误加速”时,长按P挡也可以执行CDP功能完成刹停。此外,即使出现更极端的制动管路受损情况,长按P挡依然可以由EPB电子驻车系统执行制动,确保车辆减速刹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