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对于企业新不新的评价标准是:血统新不新、口号响不响、喇叭大不大。
即便你做的是新能源的汽车,但只要血统不是新的,也是老江湖。不说大话就等于没有技术、不做网红好像就是发展无力、不搞流量就似乎是营销乏力。即便是在舆论场上,当大家在客观看待企业时,也总是会以流量场的声量论高低,似乎流量场之外的企业就自然被忽略。
究竟如何定义一家公司的新旧?除了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思维。没有绝对的新公司,也没有绝对的传统公司。新公司终究变传统,传统公司也可以焕发青春的活力。
如果在互联网当中检索极狐今年上半年的营销动作,大家会惊讶地发现造车新势力干的极狐也没有落下;造车新势力没有干的市场、产品方面的打磨,极狐在坚持。
这样的一家公司,将其划归到传统公司,多少有失偏颇。
事实上,不止极狐以及北汽新能源,在八月销量中,可以看到诸如岚图、奕派这样一大批的企业都完成了同比的销量爬升。这当中的原因,既有市场蛋糕渗透率的持续增强,也有这些企业当前正在凭借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稳定的市场策略,逐渐摆脱流量驱动的迷雾,重新回到市场的中心。
新势力可以通过炫目的营销手段和明星效应,迅速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和用户的青睐。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推高了这些企业的市场知名度,也使得它们成为了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但依靠流量驱动的营销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吸引大量关注,但却难以形成长久的品牌价值。事实上,大家能够明显看到的是所谓的流量与销量并不总是成正比,当流量的光环褪去,消费者最终还是会选择那些真正具备品质和技术实力的产品。
当前新能源汽车都不赚钱,大家都在流血苦熬市场,比拼的是谁的血条厚。不要小看流量驱动的品牌营销策略,其背后往往伴随着高成本的投入,而这些投入未必能够带来相应的回报。大量的广告和市场推广费用,使得一些新势力企业在财务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毕竟,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盈利能力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反过头来看像极狐这样的企业。背靠集团优势,他们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这使得它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北汽极狐为例,这家企业虽然在舆论场上不如新势力那般风光,但其产品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可靠的质量,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与新势力不同,传统车企并不急于通过营销手段获取短期的市场份额,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深耕。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初期显得有些“慢热”,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这些品牌凭借着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卓越的产品质量,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长期耕耘市场的老牌企业,传统车企在售后服务网络和用户体验上拥有更加丰富的经验和资源。这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体验,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忠实的客户群体。
这些都是在流量、声量大喇叭之外,大家关注不到的像极狐这一类企业的核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