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Polestar 3> Polestar 3销量> 摘要详情

Polestar 3极星去年全球销量为5.46万辆

Polestar 3极星去年全球销量为5.46万辆

摘要来自:《极星的双重困境》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极星的双重困境》的片段:

如今说起极星的情况,或许很多人会用“四面楚歌”来形容。销量不佳、裁员降薪、持续亏损……几乎集齐了困境的特征。当然,也有说得客气一点的是,“叫好不叫座”。


总而言之,极星的处境很难。


难在哪?


图片


一个是品牌知名度。尽管成立6年之久,但是消费者对这个品牌属于“不说不知道,说了也要百度一下”的程度。极星科技沈子瑜曾坦言,“广大的用户80%、90%是不知道的,这是个客观现实”。


一个是车型布局。从高价的Polestar 1 到价格更有竞争力的Polestar 2和Polestar 3,目前车型定价从30万-150万元,不算全面的产品线,让极星在寻求市场接受度和盈利之间难以实现平衡。


品牌认知和市场接受度,是极星面临的双重困境,也是矛盾所在。



全球布局,问题在哪?



矛盾的点在哪?


在于极星是一个全球市场的战略定位。


2017年,沃尔沃提出全面电气化转型,极星也于同年10月宣布独立,成为一家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合资的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总部位于瑞典,生产基地位于中国。


当时,对于极星的评价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有吉利和沃尔沃双向的资源和技术加持。从家底来看,前途无量。


基于这种自信,第一款车型,Polestar 1 以高昂的售价上市。结果显而易见,并未撬开全球市场的钱包。好在极星快速调整产品策略,推出了极星2、极星3等车型。


图片


2022年6月,有着“全球高性能电动汽车品牌”之称号的极星,经SPAC登陆美股,首日市值达到275亿美元,一度超过了日产、雷诺等传统车企。


不过,后来极星的发展,算不上好。


一方面,脱胎于沃尔沃的极星品牌,在欧美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球视角而言,极星还算有着一定的认可度。就拿今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来说,极星销量有所提升,共计交付新车13000辆,环比一季度增长80%,其中在美国、瑞典、挪威和德国的表现较为出众。


“我们是全球品牌,在产品研发包括安全标准方面以及合规方面,都已经拥有欧美标准。例如,极星可以在美国工厂、韩国工厂、以及中国的张家口工厂、台州工厂、成都工厂,都可以生产,其实都证明了极星在全球布局的能力。”沈子瑜表示。


目前,极星开始在沃尔沃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生产Polestar 3,并将销往美国和欧洲。此外,极星4也将于2025年在雷诺韩国工厂生产,并销往欧洲和美国。


“因为极星脱胎于沃尔沃,很多的地区都能布局,这样规避了很多的风险。这些我们早在过去5年、10年就开始布局了。”沈子瑜表示,截至目前,极星已经布局全球27个国家。


另一方面,极星在实现盈利非常重要的中国市场,确实有些惨淡。2021年,极星在华销售新车2048辆,仅占全球销量的7%。坊间传说,在此之后,极星不太敢公布“中国市场销量”了,3年来极星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不足5000辆。


图片


看一组2023年的全年数据。极星去年全球销量为5.46万辆,低于目标6万辆。而且,这还是下调之后的销量,极星在2023年初将年销量目标定为8万辆,并在同年11月再次将整体销量目标下调至6万辆。


虽然仅完成了91%,不过也不算一个太差的成绩,毕竟已经属于极星历史最高销量数据。问题在于,高端化或高价策略,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的成功。


让沃尔沃焦心的是,亏损越来越大,距离曾设定的2025年实现现金流收支平衡、年销量超过15.5万辆和毛利率达到15%以上的目标,也是越来越远。


财报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极星的亏损分别为10.07亿美元、4.66亿美元、5.427亿美元,三年累计亏损达20.16亿美元。2024年一季度,毛利率由正转负,净亏损为2.74亿美元。


随着亏损的增大,极星也从卖一辆车亏损15万元,变成了平均每售出一辆车亏损近27万元。虽然,极星在国际市场的销量和品牌认可度,高于国内市场,不过此前极星内部人士曾透露,“海外没赚到钱”。


业绩不够好看的极星,还因未及时提交2023年的财务报表,收到了纳斯达克的“退市警告”。极星股价暴跌,市值断崖式缩水95%。


造成退市危机的,是销量的下滑。



中国市场,补课进行时



拯救销量,最大的筹码在中国市场。


沈子瑜在采访时指出,极星需要补上品牌课、销售课和智能课,未来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比要到三成以上甚至四成。


在极星的问题里,有一个比较难以解决。


极星核心的研发和产品定义权仍在北欧,销售主力市场也在海外,很难为中国市场让步而改变车型定义。智能化和本土化,成为极星的两大痛点。


从目前极星的产品布局来看,一季度全球范围内累计售出约7200辆,同比下滑40%。其中,已经推出5年之久的Polestar 2,以近5000辆的销量成绩担任着极星的绝对主力车型。


这几年,为了挽回极星不振的业绩,极星中国区高层频繁换帅。据悉,自成立7年以来,极星已经更换过5任中国区CEO。战略混乱,极星在品牌、口碑和销量等方面备受损失。


不过,今年2月,沃尔沃将所持极星约48%股份中62.7%的股权分配给吉利控股,价值约为95亿瑞典克朗,减持完成后沃尔沃对极星的持股比例降至18%。


图片


意味着,吉利控股接棒沃尔沃成为极星的第一大股东。对于在中国市场的产品定义,极星将会比以往有着更多的话语权。


都知道,慢热的沃尔沃管理文化救不了极星,极星需要一剂速效药。从吉利接盘极星之后,频繁的人事更迭,系列变动的背后,正是吉利加码极星的态度。


沈子瑜也坦诚表示,极星是一家“老店新开”的品牌,“要补的课还有很多。”他承诺,背靠吉利的极星,需要全速加快中国“本土化”,从工厂建设、产品规划以及销售渠道布局扩张等全方位的加速补齐功课,以提振销量。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