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车外,EZ-6车身漆面温度高达85°C,和此前在中国“寒极”漠河-45°C超低温测试温度累加,EZ-6可耐受极限温差为130°C;
2.车内防晒上,EZ-6的全景天幕玻璃采用了LOW-E原片技术,紫外线隔绝达99.9%,红外线隔绝98%,可稳定延缓车内温度升高。在实际场景中,还可以开启EZ-6的电动中置穹顶遮阳帘;
3.配置可在高温下继续使用,包括车机系统在67°C的高热下,流畅运行。在73°C的高温下,座椅皮面和中控台面经高温暴晒后无开裂、无变色。EZ-6的车身漆面以及车身装饰件、进气格栅等部件在85°C高温和持续暴晒后无变色、无开裂、无变形;
4.降温部分,EZ-6经过暴晒后车内温度达到60°C时,打开空调最大制冷档位,用时10分钟,车内温度降至25°C,空调开启10分钟时,出风口温度降至10°C;
5.动态部分,在吐鲁番7-8月高温测试环境下,EZ-6单车在高温沙漠戈壁环境下的动态性能验证里程超过3万公里,轮胎、刹车、悬挂未出现任何性能衰退迹象,加速、制动、转向操控,均能正常且稳定响应;
6.补能部分,EZ-6配备了3C快充电芯,其中BEV纯电车型在40度高温环境下,20分钟即可从30%电量充至80%,低于30分钟的行业平均水平。
整体来看,上述的一切表现,匹配上如今的新能源使用需求,解决了很多常见顽疾。
合资天花板,即将登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目前的全球竞争中,已经被肯定,不论从马斯克的言论,还是从德国大众、丰田、奔驰、宝马等加速投入,与中国进行本土化深度绑定,都能看出其中的优势。
目前,各大合资品牌,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深度的本土化合作。而在长安马自达EZ-6身上,它的打通深度无疑是更纯粹的,可预计的优势将包括,充电、三电安全、成本、车辆定价、智能化等。
从目前的车辆表现来看,设计上,以“魂动设计”和“人马一体”为核心。EZ-6在这两大理念上进行创新,使其既保持了马自达的传统美学,又融入了新能源时代的前沿元素。
比如,线条延续了马自达经典轿车的设计语言,同时配备了现代化的电动尾翼和贯穿式尾灯。
驾控部分,“人马一体”的理念在EZ-6上得到了延续和升级。上述,代表着转型,以及合资2.0时代的到来。结合中国品牌的优势,长安马自达通过合资2.0模式,将中国品牌的先进技术与马自达的传统优势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
例如,车内智能上,它使用了窄边框的14.6英寸车机,里面的芯片是7nm的8155,前排的两张运动座椅有零重力模式,通风加热也是一应俱全,音响来自另一家日系巨头索尼,甚至这次MAZDA EZ-6连后排空间都给安排明白了。
动力方面,长安马自达EZ-6纯电版将搭载最大功率为190kW的驱动电机,匹配56.1kWh、68.8kWh两种容量的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480km、600km;增程版车型搭载70kW的1.5L增程器+160kW的驱动电机,匹配18.99kWh、28.4kWh两种容量的电池组,纯电续航分别为105km、160km。
同时,EZ-6采用后置后驱,车身拥有50:50的轴荷比,配合马自达工程师精心调校的底盘系统,依旧是“人马一体”的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