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迪Q4 e-tron为例,这是奥迪目前的主力纯电动车,其尺寸、动力、续航、充电速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都比不过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或极氪001等任何一款,但起售价(指导价)却高达28.99万,顶配车型售价超过36万。即便终端给出近10万元的优惠,今年上半年合计销量也仅为8千余辆。
奥迪Q4 e-tron
而全新A6 e-tron到来之后,很大程度上补足了产品价值的缺口,800V高压平台的采用,使它在续航和充电速度上都比宝马i5和奔驰EQE这两位老对手更有优势,基础性能也赶得上中国品牌的主流水平,短板已经不再明显。
但奥迪要实现“扭转颓势”,我认为还缺少一个很重要的东西——用户认知。
在全新A6 e-tron之前,奥迪已推出过多款“e-ton”系列车型,从入门的Q2L e-tron到最顶级的奥迪e-tron,销量都是惨不忍睹,没有一款能称得上成功。
悲观点说,“e-ton”这个纯电品牌已经是阶段性失败的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奥迪必须来一次彻底的价值颠覆。
在产品和技术上,全新A6 e-tron基本上实现了自我颠覆,但放在整体市场上,其颠覆程度显然是不够的。这意味着,他们只能通过更直接的价格手段来提高价值。
参考宝马i5和奔驰EQE,两者的官方起售价都接近50万,优惠后的终端起售价也都要35万起,换来的结果是月销量长期停留在3位数的水平。作为对比,鸿蒙智行最新的享界S9,各种最新的智能配置武装到牙齿,号称对标BBA的“78S”(7系、A8L、S级),官方起售价也不到40万,而像极氪001、银河E8、智己L6、阿维塔12等中大型纯电动车,价格已下探到30万以内。
显然,市场给到全新A6 e-tron的定价压力是巨大的,奥迪究竟该怎么出价?
不妨参考现款A6L燃油版,指导价为42.79-65.68万,终端价格在31-50万的区间,若全新A6 e-tron(国产版)的终端起售价能下探至31万,来一次真正的“电比油低”,那确实会引起一波市场轰动,即便起售价能控制在31-35万的区间,也不失为一个极具有竞争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