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6.7万辆,同比下降6.7%。连续多月的同比下滑,说明整个市场咬紧牙关的“以价换量”并没有起到期待中的效果。
因此,如何逃离“内卷”、应对“内卷”、在“内卷”中存活下来,已经成为当下所有车企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有些企业选择节衣缩食、降本增效;有些企业选择大幅降价、殊死一搏……
每个企业基于自己当下的处境以及对于未来的判断做出选择本身无可厚非,唯一让人担心的是,很多企业误判市场的竞争阶段和格局,并因此做出让人遗憾的选择,这也是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在重庆论坛发言时率先强调“下半场不是收官战,一定要坚定地践行长期主义”的原因所在。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的回应,他在之后的发言时表示:“置身其中,奔驰还是选择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先、产品为本的品牌初心,回归奔驰之所以为奔驰的底层逻辑。”
综观从重庆车展一直持续至今的舆论战,没有参与论战、却给行业带来更多有参考价值的思考的奔驰,也于近日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向中国客户交付超35.26万辆新车。得益于产品供给的持续改善,第二季度交付环比增长近10%。
这个数据背后有三大看点——
一是在高端豪华方面,得益于迈巴赫S级轿车交付的持续增长,奔驰蝉联百万及以上客户首选品牌;
二是在核心豪华方面,由长轴距C级轿车、长轴距GLC SUV和长轴距E级车领衔的核心豪华产品矩阵上半年交付增长近 6%,第二季度环比增长超15%。其中,长轴距C级轿车和长轴距GLC SUV上半年交付同比增长分别达 32%和49%;长轴距 E 级车自去年12月上市后交付持续攀升,第二季度交付环比增长超85%。
三是在新能源方面,伴随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全球首发、全新迈巴赫EQS纯电SUV和全新长轴距插电混动E级车等车型的上市交付,奔驰成为电动化产品阵容最丰富、纯电和插混齐头并进的唯一一个德系豪华车品牌。这也充分说明了,奔驰对于中国市场和用户的洞察和响应速度。
针对奔驰的业绩表现,有媒体同行评论道:“豪华的护城河守住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当下越来越多的新势力号称自己是豪华品牌。而且在新势力的冲击下,确实有不少传统豪华品牌面临着量价齐跌的困境。因此,作为豪华品牌的领头羊,奔驰的一举一动和业绩表现,就尤为备受关注。
1、纯电和插混齐头并进,奔驰务实推进电动化
一个鲜明的案例是,今年年初,奔驰宣布在采取一切必要步骤推进电动化的同时,也将基于市场状况和客户需求灵活决定实施节奏。很多人就将其解读为“奔驰放弃电动化”战略。
为此,段建军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油电双行”不等于战略退缩,奔驰坚定推进电动化进程。“‘油电双行’是战术,‘坚定电动化’是战略。”
正是基于这样战略和战术的配合,奔驰也成为所有豪华品牌中,最坚定推进插电混动车型的企业。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奔驰除了全球首发备受期待的纯电G级越野车,还带来了全新梅赛德斯-迈巴赫EQS纯电SUV、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插电式混合动力E级车等21款车型,正式实现全品牌量产电动化。
如果说,纯电大G满满的“黑科技”,“打脸”了腹诽奔驰放弃电动化的阴谋论;那么,包括全新长轴距E级插电混动、奔驰GLE插电混动等车型的推出,则是奔驰适应中国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最好诠释。
从上半年的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插混(含增程)车型的销量增长远超纯电车型。从销量占比结构看,今年6月纯电动车占比为57%,插混(含增程)占比43%。而去年6月,二者的数据则分别为70%和30%。
这也使得今年包括小鹏、阿维塔等新造车企业纷纷宣布将推出插混(含增程)车型。也就是说,奔驰对于中国市场的洞察和决策速度,甚至超过了这些本土的新造车品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奔驰在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自我纠偏能力非常强,也有望成为最早“杀出一条血路”的豪华品牌。
而为了支撑电动化转型,奔驰也在提速智能电动化技术的本土化研发进程。
“2005年至今,我们已在中国建成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网络。在过去五年间,我们的本土研发投入达105亿元,本土研发团队已增加至2,000人,是奔驰全球研发网络中扩张最快的团队。”段建军在重庆车展演讲时表示,以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为例,从项目启动到落地仅用了12个月时间,明显快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可以说,以‘中国速度’打造‘中国专属’,是奔驰作为一个成熟的主流汽车生产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底气。”
据悉,第一款采用全域800伏电气架构的MMA平台量产车明年就将在北京奔驰投产,它也是全球第一款搭载奔驰自研的MB.OS架构的量产车型。在MB.OS的赋能下,今后无论是A级还是S级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能像“手机模式”一样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实现终身数字迭代和进化。
在智驾方面,奔驰在去年底上市的长轴距E级车上已经推出了L2+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在此基础上,奔驰还在研发不依赖高精地图且具备可扩展性的新一代L2++导航驾驶辅助系统。
“以‘更懂中国’稳步推进智能进阶,这是奔驰作为一个成熟主流汽车生产企业面对竞争的锐气。”段建军如是说。
由此不难看出,尽管在战术上更“务实”,但奔驰并没有停下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步伐。而且,“电动依然奔驰”或将让其收获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2、蝉联百万及以上客户首选品牌,奔驰将豪华进行到底
当然,即便是可预知的未来,也并非所有人都喜欢电动车。特别是豪华品牌,电动车的接受度需要更长的时间。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0.7%,而豪华车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34.4%。
因此,燃油车和电动车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各取所需,满足不同的细分人群。特别是对于奔驰这样有着138年历史、在中国拥有超过600万客户的豪华品牌而言,保持既有的优势“赛道”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早在2022年,奔驰为了顺应不断变化的豪华车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就提出进一步聚焦豪华的战略,并将旗下产品分为“高端豪华”、“核心豪华”和“新生代豪华”三大产品矩阵。
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显示,在2023年迈巴赫和G级越野车分别实现21%和22%年度增长的基础上,得益于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轿车的交付增长,再次助力奔驰蝉联百万以上高端豪华汽车市场销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