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PMA纯电架构亦已蓄势待发。
无论从市场还是技术层面而言,这都为极氪的出现创造了足够条件。
2021年2月,李书福在集团内部提出“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
其中,“组建全新纯电动汽车公司”的主张得到了明确。
极氪,应运而生。
从一开始,极氪就接过了原来安聪慧寄予领克的使命——参与全球竞争。
正因如此,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极氪提出“要做难的事”、“成为各个细分市场的标杆”。
作为后起之秀,极氪需要成为至耀眼的明星,才有资格站上与传统豪强齐平的舞台。
极氪副总裁朱凌就透露过,「我们项目组从成立开始,就写了一个PPT:与伟大的对手共进步。」
极氪,天生不凡。
与此同时,极氪也接过了安聪慧给领克提出的“60万辆+”目标。
2025年目标实现65万辆销量,安聪慧通过极氪再次表明了决心。
从2016年到2025年,从领克到极氪,这“60万辆+”销量之约横跨了近10年时间。
显然,安聪慧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2022年,极氪在首个完整销售年里交付7.2万辆。
2023年,极氪交付了11.9万辆,同比增长65%。
2024年,极氪提出了近乎翻倍的23万辆目标,且要成为20万级以上中国纯电品牌的销量头名。
截止到今年前5个月,极氪累计交付6.8万辆,同比增长111.8%。
朝着逐年翻倍的方向去,极氪2025年的65万辆目标,就在眼前了。
去年,极氪完成了销量目标的85%。
正因如此,极氪上下可谓憋足了劲。
「今年一开始,就要铆足劲去干。」
在极氪副总裁林金文的这番表态下,继去年12月抢闸上市极氪007之后,新款001亦于今年2月正式登台。
极氪,要冲起来了。
极氪,向来公开主张要成为“卷王”。
20.99万起,极氪先是用全域800V的007,守住了20万级中型车的关口。
后来,极氪再把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新款001,打到了26.9万元起。
其中,新款001在提前发布之余,还增加了5万多元的硬成本。
极氪明言,「刚开年,我们判断今年整个行业肯定不是很好。」
「我们不希望先打一段,然后被迫推出新的价格权益,所以我们一开年就把弹药准备齐整。」
极氪对此也坦言,升级后的新款001“不太赚钱”。
目前,001依旧是极氪销量的绝对主力。
在5月极氪交付的1.86万辆里,001就占了1.35万辆。
而被寄予厚望的极氪007,近来保持着月销4000+的态势。
此前极氪说到,007的月销目标是要超越Model 3,起码做到1.3万辆/月。
而就在极氪007追赶Model 3的路上,突然还冒出了一座大山——小米SU7。
5月交付超8000+的小米SU7,早早宣告要在6月实现交付破万。
「交付量2倍于极氪007」,小米SU7或很快将给出新的下马威。
再者,雷军还说到今年小米SU7的交付目标,将达10万辆。
不过,极氪亦不轻易服软。
「他们的营销值得我们去学习,但在技术上,他们是需要向我们学习的。」
「大家可以去看看他们的技术团队组成,其实也是在向我们致敬。」
「小米的技术实力,在科技企业里也不是排头名,比它更强的那一家(华为),才是和我们同台竞技的。」
面对小米SU7的横空出世,后续极氪007能否赢得这场交手,值得关注。
从极氪007到新款001,两者均在售价上呈现出了“卷王”的风范。
从中,这离不开整个吉利集团给到极氪的支持。
「极氪是建立在整个吉利的大平台、多资源支持和技术沉淀之上,具备做最难事情的能力。」
「极氪是联合采购,而吉利的浩瀚架构是多个品牌共用,极氪拥有了其它品牌所没有的成本优势。」
得益于此,极氪除了敢拿出“价格杀手锏”以外,它还敢于做一些在多数人眼里的小众车型。
例如,50万级纯电MPV的极氪009、售76.9万的极氪001 FR。
还有,带有行业首创贯穿式电动对开门、隐藏B柱、支持前后排对坐的极氪MIX。
极氪,有能力、有个性、也有勇气去做别人不敢涉足的尝试。
事实上,不管是年轻运动的性能卖点,还是主张大空间的豪华舒适,极氪都想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极氪X,到极氪009光辉版,已然道出了它的野心。
这两手抓,既保证了高端的品牌调性,又抓住了两边主流的消费群体。
如此一来,极氪也就做到了同时覆盖年轻市场和高阶成熟客群。
难怪,极氪敢提出明年卖出65万辆的目标。
随着之后007的SUV版、007旅行版、中大型SUV、大型MPV等6款全新车型的加入,极氪实现目标的底气无疑更足。
不过,基于极氪的高端品牌定位,单靠纯电路线多少还差点保障。
而理想取消今年纯电发布计划的决定,亦为极氪提供了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