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驾驶中,蒙迪欧运动版依然保留了标准、节能、运动三种驾驶模式,同时多了一个L挡,相当于强动能回收。但是没有纯电模式的选择,这可能是蒙迪欧运动版和日系混动的一个差别。
在标准模式下,蒙迪欧运动版的输出就会很充沛了,基本上10%、20%左右的油门开度,对比传统燃油车整个输出更加畅快,开起来会更爽。而且全油门下去,速度可以很丝滑的拉起来,动力输出也来得很直接,但没有传统变速箱的换挡感。
相比标准模式,运动模式主要是在起步的那5%的油门开度时输出更为迅猛,会有冲出去的感觉。并且整个中段加速也会更凌厉,尤其在弯道中你出弯再加一下油门,整个动力的释放会感觉来得更快,猜测应该是2.0T会更多的停留在高转区间。这其实也说明功率分流构型更接近油车的驾驶感,电机主要在中低速工况参与。
节能模式可以多说一点。首先起步状态下会更顺、动力稍显克制,适合小油门开度的起步,非常舒缓,在节能模式下基本上踩下30%-50%油门开度的加速感也不会太强烈,就是正常提速,这就很有油车的感觉,而不是电机的那种澎湃输出。而全油门踩下去时会有一个明显的动力迟滞,似乎是在确认驾驶者是不是真的需要动力,大概两秒以后才会有一个明显的动力释放。
另外节能模式下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时速三四十公里跟车状态下,你可以明显感知到机电耦合的状态,会有一些轻微的闯动感。
至于油耗表现,应该说是福特蒙迪欧运动版的优势了,平均时速40公里左右,全程22度空调、3挡风,平均油耗是5L/百公里。这个数字对比其他媒体真的有些高了,有些媒体甚至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跑出了3.9L/百公里,大多数媒体则都是4.7L左右。后来总结了下我这台车跑出5L的原因,应该是一直开了L挡,滑行太少(L挡主要还是下山路况使用更合适)。
03
操控
蒙迪欧运动版的动力是足够运动了,但是在底盘操控上,其实这款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运动向”,反而是偏向于中国消费者喜欢的舒适更多一些。这一点,其实也是和现款蒙迪欧轿车很一致,毕竟两款车型的底盘架构也都是一致的。
从驾驶体验上讲,蒙迪欧运动版因为采用了20英寸的轮毂尺寸,加上匹配马牌EC6这样低滚阻又兼具一些运动性的轮胎,所以初上手会觉得这辆车行驶到路面接缝、小坑洼时的接触感偏硬,震动的传递还是比较多。只是得益于柔软的坐垫,接触感偏硬的问题可以比较好的化解。
不过当你在连续的弯道和国道中驾驶上一个小时,就会发现蒙迪欧运动版的底盘还是走的舒适路线。遇到大的坑洼,整个悬挂的压缩量还是很大,尽可能让冲击更加柔和,整个车身的左右摇动是比较明显的。
而且在弯道中,只要带着速度快一些大幅转向,整个车身的侧倾也是相对明显的,好在侧倾速率会比较缓慢一些,不会说突然就垮下去。如果在弯中遇到加速带,你还在加速,那么后轴的滑移会比较多,这一点也和蒙迪欧轿车非常类似。
由于我长期开福特电马,个人对比起来会觉得福特蒙迪欧运动版在底盘上没有电马那么“整”,整个车身的左右摆动相对大一些,这可能也和车身刚性不同有关系,还有就是整个悬挂确实更软一些。
不过偏舒适向调校也有好处,在路面平整的国道上行驶时,车辆会有一种不错的悬浮感,衬套可以把路面的起伏控制得很得体,是很经典的美式大车的感觉。
另外,这次在大理试驾,有一段路有大量的密集减速带以及路面补丁,这种高频振动其实对于运动型车辆会带来很不舒服的驾驶感觉,比如同样路段我就驾驶过宝马i3,只能说差强人意。
但这次换到福特蒙迪欧运动版上面,虽然能够明显感觉到驶过密集减速带产生的高频振动,可是传递到驾驶者已经足够柔和了,悬挂可以在短时间消弭多次的冲击,不会出现有些车那种尾部乱跳的感觉,也比电马更舒服。
转向方面,福特对蒙迪欧运动版的调校也很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整个转向手感比较轻,电子味比较明显。特别是在低速情况下,很容易转动方向盘,虚位也稍大一些,这一点和全球车型福特电马的差别就很明显。
可能福特中国的思考是,在中国驾驶一辆大车方向盘就不要调得太重了,毕竟穿街走巷、倒车入库不方便。好在速度起来以后,随速转向会比较重,中心感也不错,适合长途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