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鸿蒙智行问界M7Ultra车型正式上市,售价28.98万元到32.98万元,与现款的Plus、Max一起销售。新车主要针对外观和配置进行了升级。在发布会正式发售新车后,网上便有了老版问界M7的车主到问界的门店进行维权,横幅打着“等车100天开车60天变老款”、“售后超级差,卖完就后悔”、“十八万辆韭菜无处申冤”等标语。
为此,网上消息是当地经销商的解决方法,是给维权的人员提供了西瓜和午餐便当,并且还提供了撑伞的服务。据网上的消息,在经销商安抚了维权人员的情绪后,这件事情也就算告一段落了。
发布新车原本是好事,但近两年来在新车发布后老车主维权的新闻却越来越多了,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同时这一现象集中出现在了新势力品牌中,新势力品牌们要如何应对?有哪些关键点是容易被忽略的?
一、出现“新车”变“旧车”的原因:国内市场新车更新迭代太快
自从这一两年自主品牌发力,新车迭代的速度明显加快,从以往两年一改款换代,到一年甚至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改款换代,颇有国产品牌手机换代的速度之快。对于自主品牌来说,热度意味着与销量挂钩,造势在一定程度上重要性不亚于产品本身,并且目前还是一个产品体验同质化严重的阶段,大家都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独树一帜的亮点。
在此情景之下,自然而然的就容易出现“今天买新车,明天变老款”的情况。另外,这个现象在传统汽车品牌几乎并未出现的原因,是传统车企有着经销商一级的库存积压能力,可以做到新款和老款车型同堂销售,用更优惠的价格买到老车也是一种大家都受益的事情。
二、问界M7到底算不算是换代新款呢?
围绕本次争议的,其实更多的是问界M7的换代,但这算是真的换代了吗?在本次事件中,观众核心的焦点就是Ultra车型算不算新车。从配置表来看,其实问界M7 Ultra并不算是全新车型或者年度款车型,而是在2024款Pro车型和Max车型之后的一个补充车型,与理想和小米是一个相同的布局思路。
但是,这也是暴露了问界产品经理的一个小心思,放出了一个烟雾弹,那就是大多数车企发布的不同配置的车型,是会在发布会上同一时间发布,可以晚量产晚交付,但是要同一时间发布,这样就避免出现了到底是新款还是同代车型的争议。
网上还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用图片列举证明了Pro和Max车型属于老车型的改款,只有新出的Ultra车型,才是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的花费5个亿打造的新车型。关于这个说法,希文目前也没有在相关渠道找到相应的例子和证据,可以留待有拆解车辆的媒体同行作进一步的研究。
希文得出来的结论是:揪着新老款的说辞去店里维权显然是站不住脚、证据不够完全的说法。
三、新车换代,消费者应该有知情权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有知情权的,但有一个矛盾点,那就是新车信息对于一家车企来说属于是商业机密,即使是“路透社”的消息也都是疑似,不能作为正式消息的参考。所以,消费者并不能预先知道新车型什么时候会发布,当下主流的车企也只会在发布会前半个月或者一周的时间提前预热。
因为知情权闹过的车企,理想当你是闹得最凶的。不管是换代还是推出售价更低的“荣耀版”车型,本质上都是对老车主的伤害,也就是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背刺”一词。大环境是如此,消费者又该如何避免呢?
首先第一个是掌握新车资讯,有一个最标准的参考网站——国家工信部,在工信部的公示名单里,就有近期即将上市新车型的基本参数,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可以避免在车型换代时钱包被“打的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