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3 日,智己 L6 正式上市,中大型纯电轿车、标配后轮转向、激光雷达、8295 芯片、续航 650km 起步 ,这些配置叠加在一起,官方售价为 21.99-34.59 万元,权益价格 19.99 万起。这个定位、尺寸和价格,很难不让人小米 SU7 联想到一起。
不过,有了一个月前那场预售发布会的前车之鉴,这次的智己全程没有小米、没有煽情,更多的是自家产品的配置、干货、价格。
不再提小米的智己 L6,开始找回自我。
全系标配,产品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智己 L6 这款车,之前在静态体验的视频中我们已经详细的介绍过,这次上市我们来看看配置上的「干货」。
这次智己 L6 一共推出了 5 个版本,结合上市权益价格,分别是:
智己 L6 Max 标准版,19.99 万元;
智己 L6 Max 长续航版,23.99 万元;
智己 L6 Max 超长续航版,25.59 万元;
智己 L6 Max 超强性能版,28.59 万元;
智己 L6 Max 光年版,32.59 万元。
这五个版本的主要区别在三电系统上。
标准版用了 400V 平台,75kWh 磷酸铁锂电池,后驱功率 216kW,CLTC 续航 650km,充电 15 分钟续航增加 320km;
长续航版、超长续航版和超强性能版都采用了高压平台,长续航版搭载 83 度电池包,CLTC 续航 850km;超长续航版和超强性能版都搭载了 100 度电池包,功率分别为后驱 300kW 、四驱 579kW 。
这三款高压平台的车型,快充可以做到 15 分钟续航增加 610km。
这里想再劝车企一次,800V 高压平台这个概念的电压范围已经包含了 550V~950V,就别再用「准 900V」的新名字来考验消费者的学习能力了。
光年版也就是「固态电池」版本,准确来说采用了清陶能源的「半固态电池」,电池包容量 133 度,预计 10 月开始交付。
除了三电系统上的差别外,智己 L6 的几个版本之间在配置上简洁了许多:灵犀底盘,全系标配;后轮转向,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全系标配;高通 8295 芯片和英伟达 Orin-X,全系标配;ISC 智慧灯语系统,全系标配。
另外,3999 元,可以升级 CDC 电磁减震、空气悬架、4 门双层夹胶静音玻璃、真皮座椅等配置;支持城区 NOA 的 IMAD 智能驾驶,免费试用两年。
智己 L6 的智能驾驶升级了「去高精地图城区 NOA 」,二季度开始去高精地图的城区 NOA开启公测,给出的目标是年底前「全国都能开」。这次的升级除了摆脱对高精地图的依赖,也对复杂路口通行、夜晚窄桥连续极限避让等场景进行优化。前不久,GeekCar 在上海抢先体验了智己的无图城区 NOA ,我们在视频里看看具体表现:
尽管这次智己 L6 这次全程没有提小米,不过同样作为尺寸接近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被拿来比较是不可避免的。
除了智驾外,在智舱方面智己 L6 在硬件上采用了高通 8295 芯片,配合家族化的双联屏+车控屏,差别是取消了双联屏的升降模式,实用性更强了。软件上采用了 IMO 3.0 系统,主要在人机共价和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升级。
比如,DZT 动态追踪技术和雨夜模式更像是一种夜间补盲模式,在晚上视野不好的时候,通过追踪标记和不同色彩的区分,让晚上不容易被看到的行人、电动车更醒目;City Drive 模式则通过大模型,推荐周边的景点、美食,前几年我们能在不少概念车上看到类似把导航跟路边推荐信息融合在一起展示的 HUD 功能,智己算是把这个功能放在了中控屏幕上,也算是一种导航和商业化融合的创新尝试。
而且有了 8295 芯片的加持,智己 L6 在车机界面的效果渲染上下了不少功夫,用智己自己的话来说叫「视觉效果媲美 3A 游戏大作」。对于车机界面是偏好简洁实用派,还是炫酷游戏风,可以说见仁见智,不过从 GeekCar 的体验来看,并没有因为渲染效果牺牲整体的体验,流畅度还是不错的。
从配置来看,智己 L6 和小米 SU7 的最低配相比,价格更有优势,劣势是动力性略低;智己 L6 的长续航、超长续航和超强性能版动力性更强,也更符合智己一直对自己「驾控」、「性能」卖点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