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拿一辆重达2.9吨的硬派SUV去谈驾驶乐趣实在是太欺负车。小通想说的是,方程豹豹5作为一款跨界车型,舒适性击败了同级别的传统硬派越野产品,并在越野能力上超过了SUV,这就是混合车型的意义。不过,像是刹车较为“敏感”,电机减速到刹车盘制动的衔接存在一点细节上的瑕疵,如果能OTA解决一下,豹5就是软硬兼备了。
实不相瞒,一位同事在体验了豹5的车机之后表示,这就是一台“上了绿牌的油车”。不过在小通体验了几天之后,对这套车机有了更具体的看法。
传统车主总爱拿新能源车的物理按键说事:车企把大部分实体按键功能集成到大屏当中,增加了学习成本,也使得本该一步到位的功能变成了几步到位,更有甚者已经取消了换挡结构,改成了屏幕换挡。
豹5不同,它在中岛上布置了海量实体按键,甚至提供了物理的上下电按钮,不得不直呼一句“外星科技”。常用的辅助驾驶、车距调整、多媒体、驾驶模式、差速锁、空调等,你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实体控制方式。按钮上部分功能采用中文描述,可不是树立文化自信,核心是让新上手的人更好理解各个功能。
科技感和实体按键并不冲突,豹5也有自己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中控屏副驾屏“大小搭配”、HUD抬显液晶仪表屏齐备,十足的家庭娱乐味。智能与否先不说,新能源车该有的,它一样不差。
用数码博主的眼光看,豹5的中控屏黑边没有四边等宽,副驾屏幕尺寸更小,比例更细长,看视频不太方便;屏幕亮度不够用,没有跟中控大屏统一,UI没有匹配对应的亮色模式,强光线的环境下可用度会打折扣。但在汽车博主的角度来看,中控、副驾信息娱乐配置到位,副驾屏幕同样可以调用地图,而且更强调加油站、充电站、饭店等搜索选项,方便与驾驶员协作,个人认为这样更有意义。
智能化的思路对于DiLink车机系统而言也是有些独特,用下来更像大屏版本的Android系统,对安卓APK应用兼容性很强,还跟进了主流车机标配的分屏能力。小通体验的这台豹5内置了微信,支持平板登录,部分应用也支持分屏,大屏的灵活性便展现了出来。
如果系统开放第三方安装渠道,豹5可以在不依赖手机App流转的前提下大大提升车机的可玩性,适配是一回事,有没有就是另外一回事。这难道就是比亚迪不过分追求手机汽车生态互联的原因?
实话说,豹5的车机系统还算不赖,除了前面提到的软件兼容性之外,它的功能性足以满足日常使用,UI设计也是主流的卡片式。但常有的掉帧和动画缺失影响了人机交互的效率和仪式感,人机对话过于机械化,同事的不满并非尬黑,如何让座舱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比亚迪以及其它传统品牌或许还要向造车新势力努力学习。
辅助驾驶也是同样,豹5目前支持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变道辅助、自动泊车、自选泊车等能力。小通认为它的自适应巡航体验不错,虽然是比较入门的功能,但提速跟车和制动的处理十分线性,体感还不错,适合长途行驶时放松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