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北京车展,长安与马自达合作的成果——MAZDA EZ6惊艳亮相,按照规划,新车将提供纯电、增程两种动力,并将于今年年内上市。
作为长安马自达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型,MAZDA EZ6的到来,无疑意味着长安马自达正式拉开了新能源转型的大幕。
众所周知,在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崛起的冲击下,目前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几乎无一例外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市占率方面,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仍然占据着大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这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从十万级别到四五十万级别的新能源细分市场,自主品牌更是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格局已经初步稳定。
平心而论,在上述背景下,对于长安马自达而言,想要打破格局、做到一炮而红,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对于MAZDA EZ6,长安汽车和马自达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因此,MAZDA EZ6集成的是两家车企巨头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拥有的是1+1>2的产品和技术势能。
与此前大部分合资品牌新能源转型序幕,更多的是报以尝试的态度,一边摸索试水一边聚焦燃油市场的形式不同,MAZDA EZ6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要做合资新能源第一品牌”!
一个更本土化的长安马自达
那么,长安马自达喊出这一口号和目标背后的底气何来?
在我们看来,首先是股东双方坚定继续深入合作的意愿。长安作为母公司之一,并未顾自主而舍合资,而是毫无保留地向MAZDA EZ6倾注了多个核心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
例如:在核心动力总成上,依托于长安提供的纯电BEV平台和增程REEV技术,MAZDA EZ6在核心动力总成上就将提供两种选择,这两种动力技术都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证。
在三电系统方面,长安的赋能也让MAZDA EZ6拥有超过国标20倍的三电安全。
由此可见,MAZDA EZ6的核心三电和动力技术,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长安汽车的肩膀上,无疑将极大程度上改善市场消费群体对于合资新能源平庸的印象。
在三电的基础上,依托于长安对于中国本土消费需求的精准洞察,MAZDA EZ6在体验上也更为本土化了。
可以看到:MAZDA EZ6的智能座舱不仅搭载了14.6英寸的高清液晶触控大屏,并采用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主流芯片配置,还搭载了高端定制SONY 音响、64色氛围灯以及合资新能源轿车首个零重力座椅。
为了进一步配合零重力座椅带来更舒适的体验,新车更是打造了小憩模式、恒温模式、关怀模式、隐私模式、露营模式等13种智慧座舱情景模式。
除了智能座舱,在智能驾驶方面,采用了高清摄像头和高性能雷达组合的MAZDA EZ6,还可提供驾驶辅助、危险感知和危险回避三维度的安全方案,覆盖了100+的高频智驾场景,5大智能泊车功能可识别150+不同停车场景。
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虽然在自主新能源车上并不说少见,在此基础上MAZDA EZ6还有着其特有的长板,充分融合了马自达品牌“人马一体”的驾控灵魂。
除了魂动设计,为了保证平顺丝滑的驾驶质感,马自达还针对电车的动力输出曲线进行了重新拟合,并搭载了合资新能源车型首个智能电动尾翼,保留了帮助车主不断学习驾驶技巧的智慧驾控i-DM及马自达的车内声浪体验。
可以发现,通过双方股东的背书和技术互补,融入了长安核心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并保留了马自达品牌驾控精神的MAZDA EZ6,既有着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同时在同级别市场中还有着其特有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吹响反攻号角
可以猜测的是,在中型新能源轿车市场同质化加剧的当下,MAZDA EZ6很有可能助力长安马自达在合资阵营中率先迎来一次华丽的转身。目前,自主新能源品牌发展势头强劲,但目前仍然有将近50%的燃油车需求。
在燃油车市场,合资品牌则牢牢掌握着话语权,信赖合资品质的用户仍然还占据着较大的比例。伴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和新能源消费热情的持续上涨,这部分消费客群从油到电的过程中,合资品牌新能源或将成为他们的首选。
目前,合资新能源的市场成绩虽然并不出色,但究其根本,这也与大部分合资新能源产品竞争力较弱,产品线选择比较单调的原因有关。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合资品牌累计推出的新能源新车只有7款,不仅远远落后于中国品牌,从动力形式来看,插混只有2款,增程领域合资至今都没有代表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