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H臂的结构本就更侧重硬桥硬马式的运动风格,与理想汽车的画风也是完全不同。在此基础上,理想L6的底盘用料估计也不会有太多惊喜。前悬架基本用铝合金,后悬架除羊角外,基本使用钢制材料。理想此前一脉相承的底盘用料,其实也印证了,车辆除了对操控灵活性有一定照顾,更多还是支撑性上的考量。至于五连杆后悬架的调校潜力如何释放,这并不是理想考虑的最核心问题。因为在追求舒适性方面,理想汽车的核心工具是空气悬架+可变阻尼减振器。
(网传理想L6谍照)
这也是为什么,对大多数理想L系列车型而言,单腔空悬就完全足够了。但理想L6的问题是,单腔空悬也未必是标配的。虽然理想这一波辟谣中并没有提及相关信息,但有一点,理想L6的最小离地间隙,是要比其它标配空气悬架的L系列车型,要稍高一点。这种差异是否意味着理想L6并不会标配空气悬架,甚至需要额外选装呢?暂时我们也只能沿着这个思路,对这款理想最便宜的车型,做出猜想。
(网传疑似理想L6价格与核心配置表)
至于一款没有空气悬架的理想L6,其舒适度完全可以参考一下此前没有配备空悬的理想L7最低配。虽然有可变阻尼减振器的存在,但这套硬件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车辆底盘按需“更硬”,但对“更软”的诉求,还是得回到悬架结构本身。这有点绕回到对麦弗逊与双叉臂的论战逻辑。如果行驶的铺装路面更多,那么有没有空气悬架,对车辆舒适性的影响,可以说是并不明显的。
(网传理想L6谍照)
但与单纯的硬件论战不同的是,空气悬架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底盘硬件,而是进化为车辆智能化后的一个执行单元。诸如理想的魔毯等涉及底盘的OTA项目落地,拥有空气悬架的车型,在舒适性甚至是操控性方面,都能提供更多可能。这是做一锤子买卖的无空气悬架车型,所无法提供的体验。当然,如果说日常路况足够出色,且对车身高度调节并无刚需,还是价格敏感型用户,那么选择无空气悬架的理想L6也是无伤大雅的。至少,在操控性方面,它与有空悬版本的差距,显然不会有舒适性的差异明显。
写在最后其实无论成本也好,还是技术角度也好,从没怀疑过理想L6继续沿用前双叉+后五连杆的操作。底盘结构依旧,车身尺寸又更小了,操控提升就是理所应当的。不过对理想L系列而言,讨论的重点从来不是运动操控,而是舒适性。在理想L6很可能不会标配空悬的情况下,曾经的理想L7入门版已经给出了答案。而且,伴随更深度OTA和算法精进,有无空气悬架等执行硬件的差距,对舒适性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