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R-V颜值是很不错的,它的外观造型以方正,硬朗的线条为主,六边形的中网格栅采用了熏黑的处理,内部设有蜂窝状的装饰件,从而让中网看上去更有运动感和立体感。中网上方有一条贯穿式的镀铬装饰件,与两侧前大灯相融合后,视觉宽度还有不错的延展,这款车还是比较耐看的。
本田CR-V侧面通过众多平直的线条,令车身看起来更显流畅修长,并有助于提升力量感。C柱后面车窗边框的上扬角度有所降低,带来更加沉稳大气的视觉效果。根据车型的不同,将提供17英寸、18英寸和19英寸三种规格的轮毂可选。其拥有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03/1866/1680mm,车身轴距为2701mm,空间确实还是很不错的。
尾部继续采用竖状尾灯组,但在灯带内侧加入两个小“L”形灯源来提升精致感和醒目效果。后包围取消了银色装饰板,转而采用全黑材质,但双边双出镀铬排气倒是得以保留,整体设计依旧以耐看为主。此外,混动车型还通过加入“e:HEV”标识来进一步彰显混动车型身份。
丰田荣放的前脸采用了多边形进气格栅,内部为熏黑处理的蜂窝状中网。下方加有一块宽大的黑色梯形饰板,内部为黑色钢琴出风口,再搭配向外微微突出的银色保险杠,整个前脸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结构造型,看上去安全保护力度很强。灯光方面,采用了LED光源,功能上具有自动大灯、自适应远近光以及大灯高度调节功能。
丰田荣放的车身尺寸4600x1855x1680mm,轴距2690mm,定位属于紧凑型SUV,尺寸表现力一般,在同级别中体现不出太多优势。侧面可以看出线条凌厉,轮廓较为明显,侧裙边以及轮拱处都有黑色饰板包裹。该车型还在左前翼子板处增加的20周年标识,比较显眼。车轮方面,采用18英寸多幅式轮辋,轮胎规格为225/60 R18。
丰田荣放尾部的设计比较高大,左下角采用20周年纪念标识装饰,彰显着这款车的身份。两侧分体式的尾灯点亮后辨识度也比较高。下方大面积的护板包围看上比较老派,双边共双出的排气布局采用圆形管设计,并没有太多新颖的设计加入。
外观方面,长安UNI-Z基本以欧尚Z6为基础打造,但前脸部分采用了全新的鳞片式大嘴格栅,UNI系列的风格更加浓厚,上方则是长安V标和贯穿式的大灯组,有着不错的辨识度。前保险杠部分三段式的镂空装饰大体相同,雾灯区进气道也有着精致的细节作为补充,有效的提升了时尚感。
长安UNI-Z的侧面车身凌厉的腰线勾勒,相对低矮的车身线条,复杂了腰线,大尺寸的轮毂等元素,增强力量感和运动感,作为一款紧凑型SUV,长安UNI-Z的车长为4730毫米,轴距为2795毫米。
长安UNI-Z车尾部分贯穿式的尾灯成为最大的亮点,弯折的结构左右两侧呈红色浮雕式设计,立体感相当出众,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后风挡倾斜角度较大,引出了大尺寸的扰流板,后保险杠部分再度突出,双边双出排气装饰扩散器都不会缺席,彰显了运动的定位。
内饰对比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符合时代所需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本田全CR-V所采用的10.1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便能带来视觉观感层面上的科技感。而具备智能导航、手机操控、语音助手、在线娱乐、OTA升级等丰富功能的Honda Connect 3.0车机系统,则更是变成了全系标配的项目。
最为关键的是,本田CR-V检测范围扩大到120°且高清摄像头的检测范围也扩大到90°,还能实现360度全视角监测辅助的Honda Sending 360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系统;结合全系标配的10个安全气囊,不仅能持续营造其相对硬核的智能化设计属性,更将进一步守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走进车内,丰田荣放的内饰采用对称式的布局,以黑色系为主,边缘处多采用亮色的镀铬条进行装饰,让整个座舱显得不那么单调沉闷,质感也比较不错。中控台搭载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以及10.25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内置GPS导航系统、导航路况信息展示、道路救援服务、蓝牙/车载电话、CarPlay、CarLife、Hicar、OTA升级等车机交互功能比较齐全,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丰田荣放的内饰确实还是上个世纪的感觉。